科学放生 让善心结善果

  5月29日9时58分,有市民在其微信朋友圈晒出同心家园五期附近河道捕捞死鱼的照片,呼吁广大市民不要在河中放生淡水鱼,避免淡水鱼不适应该河道“半咸水”的水质而死亡。一时间,关于放生的问题引发市民热议。》》》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很多人对放生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有过放生行为,或看见过放生行为。从个体行为的主观意识上看,放生的初衷是保护动物的生命,体现的是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很显然是善意的。

  虽然放生行为主要出于主观意识,但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放生还需要科学指导,不然不仅会给动物带来噩运,还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如同上文的新闻事件,一些市民在河中放生淡水鱼,最终这些放生的淡水鱼因为不适应河道“半咸水”的水质而死亡,本来是善举,最终却成了变相杀生,且死亡的淡水鱼日渐腐臭的味道更给附近居民造成了严重困扰。这就是善心得不到善果的典型代表。

  善心得不到善果,其根源就是因为这些放生行为背离了科学指导,无视被放生动物的习性、放生地的生态等条件。放生求的是心安、解放,但若盲目而行,就注定带不来放生者想要的“功业”,反而可能增添更多的“罪孽”。

  怎样才能让善心结善果?首先需要放生者自觉。放生者应当要尊重自然、爱惜生命,放生之前,要对被放生动物的习性、放生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了解,让放生行为与善意的初衷相适应。

  其次,自觉自律触及不到的地方,还需要相关部门介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科学放生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放生行为监督管理。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放生行为具有随意性和隐蔽性,这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除了相关部门的直接介入外,还需要通过引导和发展社会组织,将零散的放生者集聚起来,统一规范化地传播科学放生知识。

  社会需要善心,但善心需要得到合理有序的释放。请科学放生,让善心结出善果。

原标题:科学放生 让善心结善果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