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千年端午,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作者:邓海建 时间:2018-06-16 12:03:04

  作者:邓海建

  粽叶飘香,今又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端午虽欢腾而热闹,却多了几分沉毅和肃然。

  这几年,随着“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渐成风尚,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端午节不仅承载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日益焕发出代“新时代的味道”。浓郁的传统文化情思,让端午这样的好时节不再是“吃货节”“促销节”,而成为氤氲文化气息、传扬文化根脉的“超链接”。2018年的端午,遇上世界杯、遇上父亲节,不过,我们还是发现了它不一样的吸引力:比如各地端午系列活动早早就上线了,比如学校和社区更关注端午非遗的传承了,比如网络上的端午文化有了融媒体的表达了……是的,端午当然不该只有一盘粽子,就像春节不只一顿年夜饭、元宵不只一场花灯表演。

  千年端午,如一曲赓续不绝的传统文化弦歌。从“舌尖上的端午”到“文化中的端午”,这个节日越发归于本心、越发深入人心了。当然,尽管时隔多年,我们依然记得韩国“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首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国人的那种复杂情绪和纠结感受。

  端午最沁心的味道,既有粽香袅袅,更有爱国深深。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因此,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这个节日,因为有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之说,更是千古流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字里行间、诗里词外,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这叫人联想起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时曾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是民族之魂、是国家之魄。

  浓情端午,千载乡愁。节日是种仪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古人的端午与今人日的端午固然大有差别,但是,民族骨血里的文化基因,必沉淀为一个民族阔步朝前的文化自信。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指引,有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保障,传统民俗文化之精华,必会源远流长,光芒万丈。

  一千个人心里,也许有着一千个端午。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千百年承续下来的民族节日,总该有个价值共识的大致模样。端午,离历史和家国最近的地方,就是这个民族最柔软、也是最坚硬的方向。从远古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才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端午文化之路。(邓海建)

 
责任编辑:谢军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