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托举"大国重器"续写"中国传奇" 青年一代如何接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谢军 时间:2018-06-17 12:26:18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成为第4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从那时往前数3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往后数3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创造了“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的人间奇迹。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接续奋斗,托举起更多“大国重器”

  -谢军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成为第4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从那时往前数3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往后数3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创造了“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的人间奇迹。

  50多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展现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进步。尤其是近年来,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嫦娥五号蓄势待发,火星探测正式立项,可谓“多点开花”,为航天强国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能在航天领域真正成功,那它基本上可以说会无所不成。”一位外国观察家的判断,可谓对中国科技进步的生动注解。国产航母下水,海水稻实现测产,可燃冰试采成功,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中国科技如“复兴号”一般动力澎湃,“中国智造”的新名片惊艳全球。

  在点赞中国科技的同时,我们也应保持头脑清醒。比如,我国超过一半的航天技术指标尚未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依然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我们就必须砥砺奋进、接续奋斗,通过自力更生实现技术突围,把“大国重器”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当年,“两弹一星”的元勋们走进戈壁深山,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直至皓首苍颜。逐梦飞天之路的“总总师”任新民,步入耄耋之年仍不遗余力地探索新领域。他对自己61载波澜壮阔的人生作出概括:“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如今,我们搞创新已无需立足于贫瘠的土地,而是拥有足够肥沃的土壤。我们又当如何接过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接力棒,凝聚创造伟力,焕发奋斗热情,助推中国科技翻越一道又一道雄关,托举起更多“大国重器”,续写出更多“中国传奇”?

  习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我们欣喜地看到,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青年一代奋斗者,在国家的高速发展中砥砺前行、茁壮成长,也必将在奋斗中展现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需要接续奋斗的,岂止科研?对于广大青年官兵而言,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仍需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我们应当经常“握一握前辈们的手”,感受他们滚烫的热情、旺盛的斗志,从而点燃奋斗的火炬、照亮前进的征途。

  近期,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走红荧屏。“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他们的军旅人生证明,只要葆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再怎么艰苦也感到美、再怎么付出也感到甜”。每名官兵都应与时代同向、与改革同行,接续奋斗、永久奋斗,从而汇聚起巨大能量,有力托举起中国梦、强军梦。

 
责任编辑:谢军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