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李天:为中国战机披上“隐身衣”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时间:2018-06-20 14:43:02

  央视网消息:李天,正如他的名字,为捍卫祖国的蓝天奋斗了一生。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开拓创新,他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用执著的追求和奋斗照亮了战机腾飞的航程。

  隐身威龙,舰载飞鲨,新战机每次亮相高飞,都会让人激动和振奋,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对这些先进技术的跟踪和研究,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的牵头人之一,就是李天。

  李天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战机隐身专业领域的开创者、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奠基人、歼-8系列飞机和歼-11飞机气动力专业总师。1963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601研究所,先后参加和负责歼8和歼11系列等主力战机的空气动力设计,成果背后,李天感受更多的却是差距,从八十年代开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理论和技术预研上。

  在行业内,大家都知道搞型号最有成就感,而搞预研,出成果慢,技术风险大,李天主持的光是隐身气动布局预研,二十多年间模型方案就有二十多套,资料堆满一个房间,这些研究,有的因为工业水平的历史局限而未能成功,也有的因为工作需要,型号任务最终由其他同志负责,对这些,李天常说,如果真热爱这个事业,就得坐得住冷板凳。

  对于搞预研,有人觉得是遥遥无期的事,搞清楚大概就行了,但李天坚持对每一个数据不但要弄准,还要弄懂。在我国最早建设的高速风洞里,气温特别高,像一个桑拿房,风洞里的同事们劝李天在外面指导。“大家能进去,我也一样,试验最重要。”视事业如生命的李天,硬是和年轻人一起走进风洞实验。从50后到90后,李天曾经带领几代年轻人,不知多少次在这个直径只有0.6米的洞口钻进钻出。一直到七十多岁,已经评上院士,他仍然坚持到风洞现场做实验。

  从“七五”规划开始,李天连续多年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他的字典里没有‘畏难’二字。”与李天一起工作多年的该研究所所长刘志敏,对他是这样的评价。

  ——在某型号飞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工作中,李天带领团队探索出“从风洞数据修正到飞行数值的相关性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某型飞机改型设计后,由于外挂武器增加,飞机重量、重心发生变化,影响起降性能。李天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经过分析对比、试飞验证,有效改善了起降性能。

  ——某型飞机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以李天为组长的攻关组马上成立,并进行艰苦攻关。最终,他们提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后经试飞验证,飞机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

  早期战机的隐身技术,多是采用外形隐身和隐身材料,以降低可探测性,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和红外辐射。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隐身战机投入使用。发展隐身技术随之提上日程,后来这项研究工作落到了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李天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项任务,带领几十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始了一段“马拉松式”的攻关之旅。

  现代战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论证设计、立项研制到定型服役,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挑战。李天带领团队成员一边从头开始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集合众智不断优化设计软件,为新一代飞机设计打牢基础;一边紧盯国外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探索出符合未来作战需求、综合性能优异的飞机布局方案。

  一个个创新的设计方法、一条条迥异的思路方案、一项项攻克的技术关键,化为工程研制的强大推力,拉近了我国与世界飞机设计研制的距离。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飞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舰载机特殊技术、推力矢量等领域,中国换来了令世界惊叹的航空奇迹。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医生从治疗考虑,嘱咐家人要多陪他说话,激发身体活力,但没想到,唯一能吸引他兴趣的话题还是工作。就这样,李天一直工作到最后,他留下的,除了丰厚的科研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激励和传扬。

  李天院士用他的一生,为浩瀚蓝天,为祖国书写了航空报国的壮美篇章。

 
责任编辑:邓丽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