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的思考

  汲塘约之精华 谋荣邦之发展

  ——关于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的思考

  谢金雄

  去年,白沙黎族自治县邀请《塘约道路》作者王宏甲给全县党员干部授课并进行深入交流,他紧密结合“塘约经验”,从“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引论,到“穷则思变、自力更生”的本论,再到“最重要的就是组织起来”的结论,充分阐释了发扬塘约精神,凝聚人民力量,走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当前,白沙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塘约道路”对于指导白沙农村区域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引导白沙贫困村经济向集体化生产经营方向摸索和前进,发挥绿水青山的后发优势,最终走出一条适合白沙农村的特色发展之路,实现白沙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塘约村的先进经验

  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是《塘约道路》最突出的三个主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注解和诠释。小故事讲出了大道理,这让身处扶贫一线的领导干部对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新一轮的深刻思考,也带来了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的好经验。

  首先,“塘约道路”的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在乡村贫困治理中发挥带头作用。多少年来农村工作的实践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做好农村工作,核心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个好的班子。“塘约道路”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塘约村党支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党员率先垂范,村民紧紧跟随的集体合作发展格局。

  其次,“塘约道路”充分证明新时期的农村按市场经济走合作发展道路是可行的。如果说我们现有的华西村、南街村、大寨村是传统时期集体化的延续,那么“塘约道路”则是分田到户之后,农民创新走出的合作发展道路,这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塘约村将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村民集合起来,建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合股联营,形成规模力量,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口力量,最后走出了全村奔小康的“塘约道路”。这也为打破当前农村大量“空壳”困局,提供了新思路、好方法。

  再次,“塘约道路”证明政策、行政恰到好处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这个恰到好处,不是硬压指标,也不是指令执行。在塘约村成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点之后,当地党委、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不是替代农民做主,而是出主意,化解硬约束,如修路通水做宣传,为村民选择的道路提供帮助,让他们觉得更有奔头,更有干劲儿,跑得更快。而反观一些地方,在抓典型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事倍功半,关键就是对农民主体性的地位尊重不够。

  荣邦乡的脱贫思路

  白沙荣邦乡与塘约村一样地处山区,但无论是从总面积、耕地面积、自然村、人口来说,还是从基层党组织规模及党员数量来看,荣邦乡的优势都相当明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塘约村如今成了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0元的小康村,而荣邦乡还是一个在为脱贫苦苦挣扎的贫困乡。

  原因何在?作为挂钩荣邦乡扶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笔者经过反复思考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们还缺乏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荣邦乡的领导班子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辛苦。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在组织村民生产、谋划发展、招商引资、开发市场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其次,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发展的好路子。当前,荣邦乡的生产方式还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方式,依赖单一的橡胶产品,停留在“原料产品”的生产阶段,经济组织方式主要是家庭生产模式,经济资源配置能力较弱。再次,我们还不具备发展市场经济的产业项目基础条件。这个条件除了基础设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人才。荣邦乡大学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占比偏低,而且基本上都是学成不归。全乡适龄劳动人口中,具有现代技能、管理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认识现状、学习先进、分析问题,最终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荣邦乡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设好一个班子、选择好一条路子、组织好一组项目、培养好一批人才、组建好一个经济合作社、搭建好一个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工作站和明确一个贫困治理机制的方式来推进荣邦发展。

  建设好一个班子。第一,从乡里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到各村委会挂任第一书记,定岗、定目标、定任务。第二,从现有班子和年轻人中,选择有觉悟、品德好、有文化、有培养前途的党员干部到县机关、省内和省外跟班学习。第三,充分发挥“领头羊”“领头雁”的引领作用,班子带头人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把配强干事的人、筹好办事的钱、建好议事的“房”,作为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到位。

  选择好一条路子。我们要组织探索在村一级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走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脱贫致富道路,把荣邦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雪茄烟叶、生姜、红心橙、山油茶、柠檬、油梨果等特色种植产业,推广发展高效农业。二是提升畜牧业比重,以村委会合作社规模发展特色养殖业。三是围绕雪茄风情小镇和家庭农场建设,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乡村旅游。四是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发展产业,做大集体经济规模。

  组织好一组项目。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善于“嗅出”根植于荣邦乡的特色与优势,找出契合荣邦实际的“龙头”项目,给予扶持,并做好长期跟踪服务工作。例如:抓住雪茄风情小镇建设契机,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农贸市场、雪茄种植加工厂、旅游接待驿站、宾馆旅店等旅游设施建设,致力打造一个集娱乐、休闲、观光、体验、度假于一体的美丽荣邦。

  培养好一批人才。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人才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不断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做到人才需求、引进、使用和管理的无缝衔接。二是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结合荣邦实际,加强对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有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形式、多途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着力培养一批荣邦本土的大学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并反哺荣邦,为荣邦发展注入鲜活血液。

  组建好一个经济合作社。积极推进村一级“村社一体”合作社建设,完善合作社管理规章制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经营把政府的政策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合作社的组织资源、农户的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着力打造“政府+龙头企业+专业金融+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另一方面大胆尝试“股份共富”模式,变传统的“钱物”扶贫为“股份”扶贫,形成“集体统筹、大户带动、能人帮忙”的长效扶贫机制,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农民从单打独斗的个体经济,逐步向合作经济转化。

  搭建好一个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工作站。运用白沙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电商运作模式,充分发挥荣邦毗邻儋州、昌江的地理优势,搭建一个区域性的电子商务服务工作站,为区域内的商家以及消费者提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整合仓储物流、资金、农产品、人才等整合资源,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明确一个贫困治理机制。构建完善好全方位扶贫长效机制,做到精准帮扶,确保扶贫到户。按照“县级统筹、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实行精准扶贫“五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技术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

  (作者系白沙黎族自治县副县长)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琼理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