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树木苍翠。走进三更罗镇加润村委会,一派山青水秀、惠风和畅的景象:平坦宽阔的硬化路、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孝道广场几棵枝繁叶茂犹如华盖的树下,几名古稀老人正乘凉闲聊......
“村里这些变化,都是源于党的好政策、精准扶贫,不仅让我们村容村貌发生了改变,更让我们村许多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都改变了!”三更罗镇加润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欧哲忠说。
万宁三更罗镇加润村。通讯员吴小静 摄
三更罗镇加润村委会是万宁市“十三五”脱贫攻坚整村推进村,全村371户,1462人,2017年贫困户109户,430人。
2016年7月,海南省军区和市武装部被确认为加润村委会的帮扶责任单位。在此之后,省军区副政委郑少波少将,市人武部部长何大为、政委周健多次到三更罗镇加润村委会调研指导产业扶贫工作,发现村子无规划、发展慢,群众在种养方面缺少技术知识,普遍对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缺少内生动力。于是,给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发展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的脱贫信心及内生动力放在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位置。
了解“病因”,就可以着手对症下药,以前加润村委会的许多贫困户们都会散养一些猪、羊,种植槟榔、橡胶等作物,因种养知识匮乏,往往存活率很低,为此,省军区及市武装部决定出资,成立一个养羊合作社,将贫困户们由原先的散养变为集中种养,同时派遣个别贫困户代表去学习养羊技术。
万宁三更罗镇加润村。通讯员吴小静 摄
在省军区和市武装部的扶持建设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一个以“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政府”四位一体为发展模式的润民种养合作社就成立了,该合作社共投入140万元(其中省军区投入90万元,市武装投入50万元),羊舍总面积700平方米,可存栏量500只。2017年已给加润村委会所有贫困户每户发放400元的利润分红,共发放109户4.36万元。
28岁的陈升祥早年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且缺乏种养经验而致贫,2017年在润民种养合作社成立后,陈升祥被派去学习养羊技术,年轻力壮的他因学习努力,在学习中掌握养羊技术回来后被合作社以每月三千元聘请为技术人员,如今,陈升祥每个月不仅能三千的工资到年底还有合作社的分红,2017年底年收入远远超过贫困户收入标准,实现“脱贫摘帽”。
除此之外,对有种养经验的贫困户,驻村帮扶干部会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询问贫困户的意见后给予贫困户种苗与资金帮扶他们自主发展产业,同时,为拓宽贫困户的就业渠道,省军区和市武装部还多次请专业技术人员在村里开展水泥墙工、家电修理电器等技术培训班,实施就业补贴政策,鼓励贫困户外出打工,引进口味王岗位就业机会等,对贫困户们进行就业帮扶。
如今,铺仔村的陈升召拿着6000元的养殖资金养着政府发放的5个猪苗,住在八十多平方的新房子里面,。2017年底摘掉了“贫困帽”的他目前正筹划再种植一些槟榔,让日子越过越好。2017年底,同样摘掉“贫困户”帽子的,还有该村其他103户贫困户,共417人。
扶贫先扶志,在大力挖掘产业,帮扶自主就业的基础上,加润村委会还将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丰富群众的生活也成了帮扶的重点工作之一。2017年加润村委会开始着手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实现了硬化路到户,通上了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加润村委会的扶贫干部们还充分利用扶贫夜校对贫困户进行脱贫思想动员宣传,又修建了文化戏台和孝道广场,作为扶贫政策宣传阵地与村民休闲娱乐场所,村干部们在闲暇之余组织村里妇女开展广场舞等娱乐活动来丰富群众的生活。新的生活方式,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改变了过去村民的一些陋习,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这也让许多贫困户增大了对脱贫致富的信心。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在省军区、市武装部领导与驻村干部们的精准帮扶下,2017年底三更罗镇加润村委会己有103户417人脱贫。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万宁7月9日讯南海网记者高鹏 通讯员吴小静)
责任编辑:肖秀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