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海南法院步入“智时代”

  智慧法院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主要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

  海南法院步入“智时代”

  海南日报记者 金昌波 特约记者 吴春萍 通讯员 方茜

  点一下鼠标便可精准锁定“老赖”名单,轻触屏幕便可轻松进行网上立案,裁判文书实现网上浏览和下载,案件庭审实现网络视频直播……当前,海南法院正步入“智时代”。

  党的十九大以来,海南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涵盖司法办案、科技法庭、司法公开等内容的司法信息化系统,增强审判管理、司法为民、审务公开的科技含量。据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凤超介绍,目前,海南智慧法院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实现了法院主要业务网上办理。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为海南法院工作打开了一个特别的“窗口”。

  “请问,如何立案?”“您可以到海口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现场立案,还可以选择微信立案、网上立案、邮寄立案”……海口中院诉讼服务大厅里,“小法”上岗服务耐心解答。

  “小法”是去年11月海口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引进的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当事人只要说明需要办理的业务,它便会把当事人带到办理相关业务的服务区。“能听会说,服务也很热情,关键是业务能力强,我不懂立案要交什么材料,一问它就都清楚了。”正在现场咨询的当事人黄先生夸赞不已。

  依托信息化建设,法官办案也配上了“智能秘书”。日前,记者在省一中院立案大厅观察到:纸质立案文件的接收处,增加一位手持扫描仪的工作人员。这样,当事人提供纸质起诉材料后,通过现场实时扫描,就能够直接生成一份电子卷宗。

  电子卷宗不仅方便了法官办案,也提高了合议庭合议案件的效率。“以前纸质卷宗一般都在主审法官手里,合议庭其他成员查阅案卷要轮流排队。现在有了电子卷宗,合议庭成员可以同时阅卷。”省高院刑一庭法官王丹丹告诉记者。海南阳光岛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剑则表示,电子卷宗也为公安民警、检察官、律师等提供了便捷,“以前到法院调阅卷宗,需要提前申请,现在拿律师证就可以调阅了。”

  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还体现在案件执行方面。三亚市城郊法院院长潘文壮介绍,该院的“互联网+执行指挥中心+无人机+单兵系统”执行新模式成效明显,“近3年,城郊法院执行案件增长近八成,但在信息化支撑下,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多项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法院工作,使人民法院与时代同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既是司法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信息时代的现实要求。陈凤超表示,截至目前,海南法院已初步形成“三桩四梁八柱十六椽”的智慧法院基本框架。其中,省高院创新实施的“案件唯一码识别系统”被最高院院长周强誉为海南的创新成果,而省高院自主研发的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具有“十个一键功能”的智慧审判系统、法院内外部人员过问案件信息登记系统等也都走在全国前列。

  “以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例,它不仅能辅助法官办案,还破解了量刑公正难题。这也使得海南量刑规范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受到最高院的充分肯定,一些经验在全国推广。”省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张柏桢表示。

  6月11日15时,记者在省高院刑二庭看到,法官助理胡彪将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起诉书导入“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系统便自动提取了当事人的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自动推送关联法条和类案,并依据历史量刑数据自动推荐量刑建议。

  “信息化的运用不是在代替法官的裁判,更不是要制造‘机器人法官’,而是帮助法官高效及时从过往判例中获得精确、精准的参考,提高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水平。”张柏桢表示,海南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解决了案件信息录入便捷、不重复录入信息,办案的流程节点提醒,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自动查找,类案推送、审限预警、文书自动形成、自动纠错、案件质量自我检测等一线法官办案需求。

  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智慧法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明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也对海南法院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陈凤超表示,海南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势必要打造一流的透明、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这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作为司法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海南法院受案量持续大幅增长,其中不乏疑难复杂的案件,而法院队伍人数经员额制改革后总体并未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亟待解决。

  陈凤超表示,在这种新形势之下,如何把海南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融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来、如何通过智慧法院建设更好地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一流的法治环境,成为当前法院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海南智慧法院。”

  据悉,海南法院已经开始实施“12446”发展计划,推进海南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打造“一个中心”,即全业务数据资源中心;构建“两个门户”,即统一办公办案的内网门户和统一对外服务的外网门户;坚持“四个服务”,即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廉洁司法;着力“四个方面”工作,即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系统建设、强化保障体系、提升应用成效;突出“六个特征”,即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

  “近期,我们将在全省法院选择试点单位,推出‘微法院’掌上应用,案件当事人、律师、法官、检察官等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登录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线上开展诉讼活动。” 张柏桢说。

  (本报海口7月14日讯)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