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产业兴旺 助推海南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产业兴旺”,产业不兴旺,农民兜里没有钱,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可以说,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其他四个目标的基础。

  农业是海南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也是海南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海南农业发展迅速,一批品牌农产品享誉全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南农业依然存在小散弱、“王牌不王”等问题。那么,海南产业如何实现兴旺发达?一是要知己知彼,摸清家底、弄清家情;二是要站得高、望得远、找得准、落得实。

  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是: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环境面貌较差、乡村秩序基础受到冲击等问题。

  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其一是农产品普遍存在着供给过剩、结构性失衡现象。高端、生态、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短缺,低端、低质、低效的农产品普遍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迫在眉睫;其二是面临“双触顶、双挤压”压力,即存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倒挂现象,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呈刚性上升难以扭转,农业补贴触顶“黄箱”政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土壤承载力近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的四层压力;其三是无人种地;其四是从事农业越来越难挣到钱等。

  农产品市场面临的问题:其一是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产品的生产由消费者来决定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其二是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不再满足于市场有什么就消费什么,而是依据自己的喜好,甚至宁愿选择放弃消费;其三是品牌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且这一趋势日益增强,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产品的价差进一步扩大;其四是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尤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达到“零容忍”状态等。

  对策与建议

  发展思路——

  海南与东盟国家或地区以及国内非传统意义上的热带农产品主产区比拼规模化发展,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行的。

  海南农业属于世界农业三大模式中典型的“东亚模式”,由此决定了海南农业不可能走以大农场农业为主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以中小农场为主的“莱茵模式”,而应走诸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台湾农业之所以能以小搏大,就是做到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活”“小而暖”。

  虽说海南早期农产品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美誉度与影响力,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应清醒认识到,现已今非昔比,绝不能躺在过去的辉煌中,而应勇于反思,分清形势,调整心态,开创新时代的海南农业“弯道超车”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橡胶、甘蔗、木薯、水稻等低质低效产业结构调减步伐;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三是要坚持产业融合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市场定位——

  我们应按照市场细分原则来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准确定位。以分层次理念指导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附加值增值空间,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产业兴旺。

  本文以热带水果为例(下同)。种植规模应以适度集中为主,农产品生产以发展小而精为主,产品以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市场以中高端鲜果为主、兼顾发展适合深加工鲜果以及适合采摘鲜果。

  打造中高端鲜果。这种鲜果的时令性较强、季节性较明显,为此应遴选最适合的品种、最适合的生产季节,按生态种植、现代管理的生产经营理念,以品质为主、以高量为辅,强化品牌打造,增强市场竞争力,拉大与非品牌农产品的价差。中高端鲜果要注重“三品”(品种、品质、品相)和“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建设,以满足国内高端消费者及岛内几千万人次的游客需求。打造适合深加工鲜果。这种鲜果上市不宜过度集中,应以常年供应为主,应遴选能够实现高产的品种,以高产为主、以品质为辅,通过传统工艺、现代化加工,予以文创,打造特色休闲加工品与地方特色加工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海南发展水果加工业需要转变思路,变规模化大路货加工业为小而精的特色加工业。打造适合采摘鲜果。一是要具备品种多、品质高、特色鲜明等特点;二是要实现常年供应,上市不宜过度集中;三是要打造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农耕文化气息深厚的果园。

  政府层面——

  首先要摸清家底弄清家情,顶层策划整体规划。与东盟国家或地区以及国内热带农产品主产区比较,海南热带水果的区位、市场、品种、品质等优势在哪?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哪一层面的?适宜种植多大规模、哪些市县适宜种植等等,均应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掌握与把控,否则产业兴旺无从谈起。

  其次要科学理解市场行为,强化政府干预参与。诸如黄化病、枯萎病、黄龙病等重大病虫害蔓延,又如过度推崇反季节、乱贴牌现象、“谣言事件”、盲目跟风种植、刻意夸大农产品功能与功效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均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国家性质是什么,政府均会予以高度重视,绝不会以所谓的纯属市场行为,而放弃政府干预。这事关产业兴衰、品牌维护与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等,绝非小事。

  再次要整合涉农扶持资金,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涉农资金渠道多、金额大、单项资金少,呈现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局面,对重点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建议,把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功能,并以此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使其效益最大化。可具体整合为以下六大资金:一是强化农业保险,重点在灾害保险与价格指数保险。二是品牌建设,重点在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扶持以及品牌推介推广。三是设立重大病虫害防控专项基金,重点以黄化病、枯萎病、黄龙病等为主。四是设立深加工发展扶持基金,重点在通过传统工艺、现代化加工,并予以文创,打造特色休闲食品与地方特色食品。五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在贷款贴息、生态循环农业补贴、休闲农业发展奖励、优良种苗补贴、特殊工种(胶工)等。六是设立监测预警预报专项基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发需要相对客观、翔实的数据资料,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产业并为各级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提升发展质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业界层面——

  一是树立科学栽培模式,发展生态种植果园;二是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以“三品一标”为卖点,以附加值为盈利点;四是打造品牌叠加效应,拓展盈利空间维度;五是构建产业链大联盟,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六是夯实产业发展后劲,重塑品牌市场声誉。

  (作者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琼理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