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一周年后景区有啥变化? 记者实地探访

  8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九寨沟景区内的五花海。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新华社成都8月7日电 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九寨沟地震一周年回访记

  新华社记者周相吉、李力可、薛晨

  2017年8月8日,一场7级地震打破了“童话世界”四川九寨沟的宁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遭遇重创,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受到巨大影响。在九寨沟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九寨沟景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九寨沟县受灾群众生活过得如何?记者进行了回访。

  “童话世界”的浴火重生

  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九寨沟景区勘查,不仅见到飞流直下的瀑布、蓝色透明的海子,还见到因地震而形成的新地貌——它们已稳定下来并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九寨沟原来的景点双龙海处,水流从树林漫过,在断崖处倾泻而下,形成一个“L”形的瀑布。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杜杰说,这个瀑布高8.4米,长85米。“震前这个瀑布掩映在灌草丛中,规模小,鲜为人知。地震后瀑布规模扩大,形成了新景点。”杜杰说,经过一年的观察,新的景点状态比较稳定。

  在漳扎镇小学的重建工地上,原来在宾馆做厨师的徐庭风在施工作业(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这个新瀑布的形成与上游的火花海决堤有关。记者在现场看到,火花海犹如一个下沉十几米的篮球场,蓝色的溪水缓缓从缺口处流出。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朱忠福说,地震时火花海堤坝决堤,湖水冲向双龙海,冲走林下植被,形成了如今的双龙海瀑布。“虽然原来火花海景点不存在了,但也形成了火花海震后遗址。”如今,火花海周边,还设立了裂缝监测仪,用于观察地质变化。

  九寨沟景区27处世界自然遗产点除火花海外,其余景观变化较小。记者在下季节海、诺日朗瀑布、珍珠滩瀑布以及五花海等景点发现,秀丽景色与几年前并无二致。在五花海处,清澈的湖水中矗立着密密麻麻的钙华。九寨沟管理局地质灾害监测员任贵元说,在五花海湖泊中间,有几股清澈的水流从湖底冒出,这是九寨沟的水“独步天下”的秘密之一。

  九寨沟景区的道路和边坡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工人们对景区道路进行维修施工(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力可摄

  “没有先例”的保护之路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灾后保护和恢复,全世界没有先例。”朱忠福说,他们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适度干预”的原则,突出自然修复、生态修复。并建立了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专家库,邀请了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27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景区保护与恢复出谋献策。

  在诺日朗瀑布处,记者见到飞流而下的瀑布,像巨幅白色细纱挂在悬崖上。杜杰说,地震后诺日朗瀑布上方形成一条16.5米长的裂缝,水流从裂缝漏走。“专家认为,如果不弥补裂缝,瀑布处可能受余震和水流充实继续坍塌,并对上游的诺日朗群海19个湖泊及镜海造成破坏。”

  今年上半年,专业人员把震损的钙华体填充到裂缝之中,诺日朗瀑布景观也得以恢复。而在珍珠滩瀑布处,沟底还能依稀见到碎落的钙华体,但其保护和恢复方式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大自然来修复。

  8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九寨沟漳扎镇,当地正在对学校和医院进行重建。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对景区的保护难度还在于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上。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二标段现场技术负责人杨进说,在地灾治理中,由于场地狭窄,很多材料只能用吊车梯次运送,还不能砍树,不能修施工便道。“修拦截网时,遇到树木都是把网破开。”

  今年九寨沟县遭遇的暴雨泥石流,也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巨大挑战。四川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工人熊波说,6月25日,泥石流从山里直接冲出来,冲毁大量施工材料。“当天我们坐着装载机才撤出去,第二天就有工人不干了,太危险了。”7月10日,九寨沟县再发暴雨泥石流,导致断路、断水、断电、断信号,材料运输极其困难,严重影响了地质灾害治理的进度。

  在九寨沟景区外的道路上,工人在山坡上对已经出现过塌方的山体进行治理(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转型”的村民生活

  以前这个季节,九寨沟景区周边早已人山人海。今年景区关闭期间,一些村落借机“升级”,而另一些村民则临时“转型”。

  漳扎镇紧邻九寨沟景区,位于镇上的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漳扎镇小学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如今正在重建。工地上,原来在宾馆做厨师的徐庭风正在搬砖。工友开玩笑说他的动作像拿锅铲挥舞。“景区关闭后,我在亲戚引荐下,到这里来务工。”徐庭风说,他的收入跟以前比相差不大,但学到了另外一门技术。

  “在这里务工的群众,都要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华西集团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王明鸣说。在漳扎镇施工片区,有30多位贫困村民、80多位普通群众务工,占了施工人数的一半。在全县,参与灾后重建的当地群众达到6581人次,其中贫困人口有727人。

  8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九寨沟景区内的双龙海瀑布。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在漳扎镇牙屯村,村民们之前一直依托九寨沟景区从事旅游业。牙屯村共有39栋老旧藏式房屋,在九寨沟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第一书记沙松说,目前正在根据规划,修建新藏式木屋。要利用震后的空窗期,对整村进行提升,提高村里的旅游接待能力。

  “过去一年不平凡的经历告诉我们,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说,只要科学高效地继续做好灾后重建,未来的九寨沟必将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