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琼州自古蚕声伴桑田

  琼州自古蚕声伴桑田

  种桑养蚕已经成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不少农民增收脱贫的途径。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通讯员朱德权 摄

  琼中湾岭镇岭脚村的桑树。傅人意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傅人意

  编者按

  晴耕雨读,自食其力,诗书传家,是我国农耕时代唯美的生活图景;男耕女织,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古代乡村家庭关系的美好样式。

  有道是:一方水土,一方风物。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同地域自有适宜当地耕作的物种,热岛琼州也是如此。上个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相关通知,认定300个村镇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海南有5个村入选,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脚村(桑蚕)、红毛镇罗坎村(山茶油)、和平镇长兴村二队(飞瀑山咖啡)、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好清村(香水菠萝)和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黄花梨)。

  这些地方能够种植此类风物,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为此,本期海南周刊开始推出“风物”专栏,探寻那些历来为岛民提供生活保障的物种背后的历史渊源、当下现状和未来愿景。

  不少人对桑蚕业的印象,也许来自《陌上桑》中描述的那位美貌女子“罗敷”。这位采桑女“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竟让耕锄者卸担歇肩,不能自已。

  桑蚕农耕,自古以来不仅是中国人田园生活里的美好日常,在许多文学著作、诗词歌赋中也有其独特的意象,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事劳作。

  如今,想在桑田与这样一位采桑女偶遇是不易的。但是,在海南部分乡村,弥日不散的是蓊郁的桑田与蚕房里“沙沙”的蚕声。桑叶可泡茶,桑果可酿酒,蚕可吐丝织锦为致富“天宝”,可以说,桑蚕给予农人一饭一蔬的温饱,也给予城里人绿景野趣的怡情。

  海南汉代就有“女子桑蚕织绩”

  在我国的农耕历史长河中,如果把种桑养蚕业比作一只小舟,那么小舟的起始点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农夫划着船桨,船声悠悠,沧海桑田,直至今日这种方式依旧延续。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陈光良所著写的《海南经济史研究》写到:我国是养蚕治丝的发源地,桑蚕织帛是我国古代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山西仰韶文化遗址已有考古发掘的物证。至商代,丝绸的织作已相当普及,并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掌握了比较高的织造技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丝织手工业蒸蒸日上且达到比较成熟的时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得到充分展示。

  自古以来,种桑养蚕的效益相当可观。《孟子·梁惠王上》有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南宋刘敬叔《异苑》卷二也有记载:“汉兴平元年九月,桑再椹。时刘玄德军于沛,年荒谷贵,土众皆饥,仰以为粮。”

  在汉代,桑椹(今又称“桑葚”)可以为粮,可见栽植面积之广,在生产力更低下的时代,其作用可想而知。

  汉唐之后,强盛的“东方丝国”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对世界商贸及文化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汉书》关于海南岛“女子桑蚕织绩”的描述,说明当时当地业已种桑养蚕,并掌握了缫丝纺织技术。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也佐证了上述观点:“汉代交趾(今越南北部)已成为多样化蚕品种基地,蚕业逐渐发展起来。本岛与交趾仅隔北部湾,两地居民相互往来,传播蚕业技术是完全可能的。况且到汉代,交趾部治赢楼曾一度为我国南方政治经济中心,民族往来更加频繁。赢楼和西卷又是汉帝国丝缯出口重要港市,影响到海南也在情理之中。”

  另据《海南省志·农业志》记载,先由广东雷州半岛渔人引入饲养,随后文昌、临高等地自古至今都有种桑养蚕,在琼海、海口羊山、永兴地区也有桑树种植。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烟园村,蚕农们正在将蚕虫上蔟。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琼中湾岭镇岭脚村的蚕宝宝在吃桑叶。傅人意摄

  崖州多织锦临高丝闻名

  在海南儋州、临高等地,织锦技艺曾家喻户晓。《海南经济史研究》一书介绍,明清时代,“崖州多织锦,儋州多织生丝”,海南历史上出产的丝织品,“儋州及琼山烈楼多精者,遍地家织自用”,尤以“临高丝”最为著名。

  光绪《临高县志》也记载:“妇女业桑蚕,司纺织……田畴错壤,桑麻蓊蔚,皆可耕可织。一夫力耕,岁可得米百斛;一妇纺织,年终得缣三匹。所谓临高丝者,其货可居也。”

  民国《儋州志》也有记载:近来蚕丝盛销,若多种以饲蚕,收利亦甚巨也。

  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手工织丝日渐被机器代替。20世纪30年代,一批丝织厂在海南建立,规模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据陈铭枢主编的《海南岛志》记载:海口15家,琼城2家,嘉积1家,文昌2家。海口一锦源、锦典两家规模较大,有机百余架。余则三五架不等。每年营业总额约十余万元。工厂雇工多采取计件工资方式,女工为多。

  在丝织手法的创新上,海南文昌、定安一带当时还生产一种“菠萝麻布”,这种布料品质很好,还销往潮州、南洋一带。

  对于这种麻布的制作手法,陈光良《海南经济史研究》有详细记载,即以菠萝叶刮去表皮及边缘短刺,投入灰水池中,

  浸约六七日,取出后槌击使纤维与叶肉分离,以梳排除去叶肉及其他杂物,再投入清水浸泡、沥干晒晾,反复数次,纤维颜色渐白加工成纱线后以普通织机纺织成布,称“菠萝麻布”。

  日寇占领海南岛期间,三友殖产会社在琼山兴建纺织厂,安装有混纺机、梳棉机、精纺机、力织机等机器设备共229部(套),拟就地取材,采用棉花与野生纤维原料混纺成布,但“只以多种资料不易得手,及种种原因,未能按照计划次第实现已耳”。

  海南大学金山教授的《胜间田善作:从探险家到侵略者》一文也曾记述抗日战争爆发前期,日本商人兼间谍胜间田善作在海口创办了“健寿堂”药店,之后,又开设了农场、天然丝制造厂等,最多时在岛内拥有13家办事处。

  从野生蚕品种到蚕养殖

  在上世纪60年代,桑蚕生产也曾在海南蓬勃发展。《海南省志·农业志》称:蚕业生产,上世纪60年代初广东省卫生厅曾在文昌新桥建立僵蚕厂,1963年海南农业处在文昌县三角亭建办一个海南蓖麻蚕原种场,可算是海南国营养蚕的开端,继而在儋县、琼中进行试点初获成功。1965年全岛铺开。上世纪70年代初,国营蚕种场、站被撤消,技术力量转行,生产停滞。

  据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陈李叶介绍,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对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业较重视,养蚕业有所发展,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丝绸企业纷纷涌进海南发展桑蚕产业。“但由于当时各企业没有对海南地理环境及气候深入了解,就直接引用温带地区生长的品种,对于海南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很难适应,加上企业指导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影响,1991年,各企业都基本宣告失败退出海南。”

  桑蚕是单食性昆虫,以桑叶为唯一食料。资料显示,海南桑科植物有51种,占全国桑科种类的五分之一,在琼中、三亚等地,现在还有野桑生长。在野生时代,凡有桑树分布地区就有野生桑蚕栖息化丝。

  要想在海南发展桑蚕业,应该因地制宜引入合适当地气候和生长环境的品种。

  “我们村包括琼中主推的是耐高温高湿能力较强的‘九芙七湘蚕’品种。”琼中湾岭镇岭脚村种桑养蚕致富带头人陈世锦说,这种蚕织出来的丝细腻不容易断,收购企业更青睐。

  截至今年上半年,琼中桑田面积已达25000亩,此外昌江6500亩、儋州6500亩、临高3000亩、澄迈1500亩、海口1000亩,全省面积共计约43500亩。

  古老的桑蚕产业,从发轫到延续,正是中国农业数千年发展变迁的农耕图景一角,这样的图景,在天之涯、海之南的海南岛也在延伸和再现。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