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天宝”桑蚕乐农家

  桑林拾童趣,桑茶可解渴,桑果成佳酿

  “天宝”桑蚕乐农家

  一名蚕农正在为蚕宝宝喂食。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通讯员朱德权 秦海灵 摄

  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的农民正在桑田里采桑叶。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 通讯员杨耀科 摄

  在琼中红毛镇共建村,桑田不但为蚕虫提供食物,桑果成熟时节,还吸引游客前去采摘、游玩。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朱德权 秦海灵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傅人意

  作家茅盾先生在《春蚕》一文中,曾写到每年四五月间,他的家乡浙江桐乡家家户户伴随着“沙沙”的蚕声,呈现出蚕事一派繁忙的景象。

  8月1日,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脚村,一间间五十平方米大小的蚕房里,白色的“蚕宝宝”正躺在柔软的桑叶上睡觉。

  岭脚村的村民刚刚得知一个好消息,和这群“蚕宝宝”密不可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认定300个村镇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湾岭村(桑蚕)等海南五个村入选。

  今年51岁的岭脚村村民陈世锦是这些蚕宝宝的“监护人”。靠着一批又一批的“蚕宝宝”,陈世锦家里培养出了三位大学生,盖起了新房“桑蚕楼”。

  “我们农户养的都是四龄蚕和五龄蚕,蚕苗由镇政府和合作企业提供。”陈世锦告诉记者,从给蚕第一口叶到其眠起饷食前称为一个龄前。一龄蚕至三龄蚕为小蚕期,四龄蚕至五龄蚕为大蚕期。

  “我们半个月可养一批蚕,相当于一个月领两次工资。”陈世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20元/斤的收入,该村合作社年产5万-6万斤蚕茧,一年的产值可达100万元。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

  陈世锦说,村里人把这些蚕宝宝称为“天宝”。在陈世锦的带动下,全村38户村民一起种桑养蚕。湾岭村原有23户贫困户,截至去年底已完成脱贫21户。

  如今,岭脚村已成为湾岭种桑养蚕示范基地。

  在这里,每年的春天,红红紫紫的桑果便挂满了枝头。酸酸甜甜的桑葚不仅是美味的水果,还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良药。其性味甘、酸,性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补血养颜、乌发明目等功效。

  今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分会场上,陈世锦就带着他自己酿的100多斤桑葚酒参展“三月三”,售价80元/斤-100元/斤,很快被一抢而空。

  “我们村民自酿的桑葚酒都是供不应求的。”陈世锦介绍,近几年,每逢三月桑葚成熟季,不少游客到村里来采摘桑葚果子,人气火爆。

  桑葚酒如何酿?陈世锦说,应选择那些果实成熟好,果粒饱满、颜色黑紫的作为酿酒的原料。由于桑树多数都是在田边生长的,基本上没有农药残留的果实,在酿制时不建议清洗,后备好白酒、冰糖发酵后一段时间即可食用。

  桑蚕对于农人而言,是致富的“天宝”,对于孩子而言,则是天然的游乐园。

  在岭脚村,穿过一条木栈道,一片绿油油的桑田扑面而来。站在木亭内眺望,仿佛看到一群孩子们在桑田里追打嬉戏;桑葚成熟时节,随意采摘一颗,送入口中,酸甜交织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累了,乏了,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取来两片桑叶泡茶,趁着茶水荡漾的白气,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光,清冽,甘甜……

  桑园童趣,桑田硕果,从城市到乡村的游人乡愁也便在这一片桑林中凝结了。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