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城市拥堵,如何给交通装上“智慧大脑”?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题:缓解城市拥堵,如何给交通装上“智慧大脑”?

  齐中熙、赵健

  无论路上有人没人,车多车少,路口的红绿灯依旧按部就班地变换着通行信号,让行人和车主干着急……

  这种情况其实在城市中司空见惯。一方面是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是道路交通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交通流量的迅速增长。交通领域专家和从业人员认为,破解城市交通难,不只是多修几条路那么简单。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给交通管理装上“智慧大脑”,成为新时代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课题。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巡视员李泽军日前在“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介绍,目前,全国机动车超过3亿辆,驾驶员接近4亿,汽车年增量突破2800万辆,驾驶员每年新增3000多万人,机动车、驾驶员总量增量均居世界第一。

  “这种形势下,亟须树立社会治理新理念、新思想,充分发挥科技、法制、文化力量,推进交通管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交通管理新格局。”他说。

  事实上,一些城市已经与交通互联网企业开展这样的尝试。在广东省中山市,市区全部143个路口的红绿灯都已经接入了高德交通“大脑”,在“大脑”调控、指挥下,让中山的红绿灯“活”起来。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虽然车多路少的资源供需矛盾短时间内难以调和,但是提高现有交通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公共交通调度的合理性,都是能有效解决现有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高德提出用“大脑治堵”这一创新型解决方案,通过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重塑人车路,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解决之道。

  高德交通“大脑”是怎么让红绿灯“活”起来呢?

  例如,南北向路上有5个红绿灯,其中中间路口等待的车辆最多。“大脑”通过摄像头、红绿灯全局感知到这个路口拥堵情况,测算出拥堵时长、拥堵长度等,按照全局调节的思路制定一套配时优化策略,将这个路口的绿灯配时延长,并相应地把其它几个路口的绿灯配时缩短,这就使拥堵路口的通行效率提升。

  数据分析显示,中山红绿灯全部接入“大脑”之后,2018年一季度,市内通行速度环比提升了5.7%,行车过程中停车次数下降了8%。

  “智能的配时优化,同时随着交通流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实现实时、智能配时。调节频率也会从之前的不变化,到几个小时调整一次,甚至几分钟就调整一次。目前杭州萧山已经能做到每15分钟调节一次。”刘振飞说。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认为,要破解交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现在大多数城市无非是两大对策,加大供给和抑制需求。

  “但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将是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包括设施的一体化,如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等。此外,我们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共享实现充分的利用,来破解交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他说。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