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漫画大师方成驾鹤仙去 细说方成的漫画人生

方成自画像

方成漫画代表作《武大郎开店》

晚年的方成。

  文\本刊特约撰稿 王凯

  漫画大师方成近日驾鹤仙去,老先生生于1918年,今年恰好100周岁。

  中年以上的朋友大概都看过方成的漫画,我就是看着他的漫画长大的。小时候家里有本《方成漫画选》,那个年代书很少,翻来覆去地看,常常被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逗得开怀大笑。许多年过去了,那些漫画的名字大都记不起来了,但故事情节却深深印在脑海里,至今难忘。众所周知,方成漫画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讽刺与幽默,这也是他百年人生的真实写照。

  蜀中求学爱上漫画

  方成是笔名,原名孙顺潮,祖籍广东中山县,村子距孙中山老家翠亨村不远。方成老家还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明星,后来在上海自杀,她的名字叫阮玲玉。

  方成家族在当地算是小康人家,祖父和伯父很早就去美国谋生;父亲孙笑平在北京铁路局文牍课做小职员,方成出生在北京。

  方成从小在北平读书,193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入学第二年恰逢抗战爆发,方成向学校请假,在香港舅舅家住了两年。1939年秋,方成回校继续求学,这时武汉大学已搬迁到四川乐山,方成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了遥远的大西南。

  武汉大学教室和宿舍分布在乐山的各个角落,文法学院和图书馆设在文庙,武大是迁校至后方时带出图书最多的大学,学校也颇以此自傲。文法学院的同学思想活跃,经常写一些文章贴在文庙的墙上,他们称之为“壁报”,方成有时来文庙图书馆借书,看到墙上贴的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难免眼热,于是也有了办壁报的想法。

  方成所在的理工学院在高西门外的露济寺,教室不够用,宿舍也很简陋,四川有泡茶馆的习俗,同学们于是便到茶馆里看书或者聊天,一待就是大半天。台湾著名教授齐邦媛抗战时期也在武汉大学读书,她在《巨流河》中描述了男同学们泡茶馆的情景:“散布在小城的六座男生宿舍,一半是香火不盛的庙宇,一半是简陋搭盖的通铺。它们的名字倒很启人想象,如龙神祠、叮咚街、露济寺、斑竹湾……自修室都不够用,但是旁边都有茶馆,泡一盏茶可以坐上半天,许多人的功课、论文、交友、下棋、打桥牌、论政都在茶馆。”

  就是在齐邦媛笔下惬意的蜀中茶馆里,方成与几个要好的同学计划办一份壁报,壁报取名为《黑白》,每周出一期,壁报社就叫“黑白社”。同学们有的写诗,有的写文章,有的主持版画,方成负责漫画——这便是方成漫画生涯的源头。

  方成原来很少画漫画,只是在北平参加学生运动时曾试着画过,有一定的基础。这个壁报社只有方成一人画漫画,每周都需要稿件,于是他便四处搜寻合适的题材。最先画的是学校里的身边事,乐山气候潮湿,居处简陋,老鼠又多,经常咬坏学生的衣服行李。方成根据这些内容画了一些有趣的鼠画,妙趣横生,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方成刚到学校时,宿舍里很多臭虫,晚上咬得睡不着觉,于是爬起来捉臭虫,抓住掐死后放在纸袋里,天亮一数,足足60多个。多年以后,方成对当年捉臭虫的事还记忆犹新,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想起这件事,画成《一觉醒来》,有漫画艺术特色。”

  方成还经常从图书馆借一些漫画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来读,像上海出版的《西风》月刊,还有国外的一些刊物,常常刊登一些有趣的漫画,方成仔细揣摩,从中学到了不少表现手法和绘画技巧。后来方成看到一些社会丑恶现象,便用手中的画笔来讽刺、鞭挞,同学们都喜欢看他的漫画,不久方成便小有名气了,大家都知道化学系出了个漫画家。

  在上海走上专业创作道路

  1942年夏天,方成从武汉大学毕业,经老师介绍到乐山五通桥镇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研究社是抗战爆发后从天津搬到四川的,属于国内有名的化工研究机构,方成是化学系出身,在这里做事非常对口,和同事们相处也非常融洽。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方成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学家,但就在这时,一件事情改变了方成一生的道路。方成有个同事的妹妹毕业于川大外语系,据方成回忆,这位小姐有西方风度,演话剧,会画画,懂粤语,冰雪聪明,对方成也很热情。方成深深爱上了她,但表白时却遭到拒绝,方成非常痛苦,于是决定离开乐山去上海。至于方成去上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上海有许多画报,号称是中国漫画摇篮,他觉得可以画画来养活自己。方成晚年在文章中说,社长和同事们都舍不得他离开,社长告诉他,如果在上海找不到事做,就再回来。研究社对他的好,方成记了一辈子。

  1946年下半年,方成来到了上海。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他临时住在朋友家里,每天四处奔波。当时抗战刚刚胜利,百废待兴,从各地来沪找事做的人如过江之鲫,方成每次出去几乎都是失望而归。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方成在《新闻报》上看到一家广告公司招聘绘图员,便急忙赶了过去。接待方成的是公司绘图室主任皮特先生,一位美籍犹太人,方成画了几幅漫画人物,皮特非常满意,当场拍板留下了他。方成要求住在公司,皮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让他住在一间放杂物的小房间里。

  解决了工作和住宿问题,方成这才安下心来,于是去拜访沪上著名出版人黄嘉音。方成在乐山读大学时就爱读黄嘉音主办的《西风》杂志,上面经常刊登一些西方漫画,他从中受到不少启发。黄嘉音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出身,1930年代就与林语堂等人成立西风社,办报办刊,介绍西方文化;抗战胜利后又创办出版社,同时兼任多家报馆的副刊编辑,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文化名流。

  黄嘉音对方成的作品非常欣赏,连续在他主编的副刊刊发。当时方成一直署名“利巴尔”,黄先生说这个名字不像中国人,建议他改一下,方成于是正式使用“方成”这个笔名。对于改名“方成”的原因,他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因为我妈姓方,‘成’字好写,两个字都比我本名笔画少得多。”

  方成的生活从此安定下来,他白天忙于公司工作,晚上进行漫画创作,如鱼得水。在朋友们帮助下,方成的作品相继在《大公报》《文汇报》《评论报》《世界晨报》《联合画报》等沪上知名报刊发表。《观察》周刊主编储安平也注意到这位漫画新人,邀请方成为《观察》创作漫画,并聘请他主编漫画专栏——从此,方成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

  《武大郎开店》诞生前后

  1940年代末,方成从上海回乡探亲,以后辗转去了香港。此间,方成与端木蕻良、黄永玉、臧克家、张天翼等左翼文艺家交往密切,在他们影响下,创作了大量讽刺漫画,矛头直指当时的黑暗社会。

  1949年后,方成到北京《新民报》工作,后经漫画家华君武介绍,调到《人民日报》国际部担任美术编辑,从事新闻漫画的编辑和创作。1957年,方成因一篇讽刺教条主义的杂文被错划为“右派”,从此中止了漫画创作。改革开放后,年过六旬的方成迎来了艺术的春天,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的优秀作品,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讽刺漫画《武大郎开店》。

  《武大郎开店》作于1980年,方成借用《水浒传》中武大郎这个人物,店里几个伙计有的在收拾碗筷,有的在清理桌面,有的在端酒送菜。这些伙计有个共同特点,都比武大郎矮,漫画借伙计之口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这幅漫画点出了“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嫉贤妒能的官僚主义者。

  初稿完成后,方成带着这幅画来到华君武家,想听听这位老朋友的意见。华君武和方成非常熟悉,说话也很直率,他对漫画的构思和创意都没有意见,但指出了一个细节上的瑕疵。画面中有幅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一幅商家常用对联,方成将其信手拈来,作为店铺的点缀和衬托。华君武认为这幅对联过于通俗,与画面内容和漫画主题不太相符,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属于败笔。经华君武这一指点,方成茅塞顿开,回家琢磨良久,联想到《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句子,于是将店铺对联改成了“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横批“王伦遗风”。这样一改,作品意境和讽刺意味马上就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画如人生,人生如画;方寸之间,成就永恒——方成的百年人生为这句话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