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 “80后”大学生黄国宇回乡开展电商扶贫 培养“草根”创业团队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科学技术与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黄国宇。黄国宇 供图

  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的黄国宇是土生土长的白沙人,与大多数80后的选择不同,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进入海口市一家IT企业的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回到白沙黎族自治县,进入乡镇,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推广员。

  “虽然在海口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发挥才干,但是家乡还很落后,家乡更需要我。”2005年4月回到白沙后,黄国宇先后在乡镇、农业局、团委等多个单位工作,目前担任白沙黎族自治县科学技术与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采用“一码一制一链”电商发展模式 解锁精准扶贫

  作为国定贫困山区县,白沙农产品久居山“闺”,农产品往往是高产不高价,精品不精卖。黄国宇认为,扶贫最终还是要靠发展产业来实现,电商扶贫必须要解决与扶贫产业、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白沙农产品走出山区,才是白沙精准扶贫急需破解的关键难题之一。

  201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下,黄国宇具体抓落实,白沙电商扶贫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码一制一链”的电商发展模式,打造出了海南第一个“码村”电商扶贫平台。

  以“消费就是帮扶”为理念,开设一村一码、一社一码、一户一码,按“五个一”打造贫困村电商扶贫模式,通过“二维码村庄”展示及推广白沙电商扶贫的模式、措施、成效等信息,梳理打造了22个产业品牌,设计了22个贫困村的村标,并注册了商标。

  围绕每个贫困村、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产品种类、数量、分布和产品季节等信息,搭建白沙电商信息数字平台,详细记录每笔大众帮扶贫困户的电商信息,实现展示、服务、帮扶和推广四大便捷,鼓励大众消费帮扶,以此带动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开办各类网店“触网”销售,增加收入。

  黄国宇举例提到,元门乡福才村是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一个贫困村,全村67户村民以种植橡胶、甘蔗和地瓜等为主导产业。2017年3月地瓜丰收,村里按照“码村”模式建立了电商扶贫便民服务站,帮助45户地瓜种植户开起网店,一个多月内销量超10万斤,人均增收800多元,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微店村”。

  黄国宇(右2)向海南省农业厅领导介绍白沙电商扶贫情况。黄国宇 供图

  破解电商发展难题 贫困户靠网销人均增收1600元

  白沙作为国定贫困县,电商基础可以说是为零,起步十分艰难,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对电商的认识不深,不知如何落实,不懂如何“触网”。黄国宇回忆道:“一开始,有些贫困户甚至宁愿农产品烂在地里,也不愿意转型网销。”

  “不论是助力扶贫还是借供给侧改革发力,目的都是要延续电商发展的生命力。”在黄国宇看来,要破解电商发展的难题,白沙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路”。

  如何打通农商互联“任督二脉”?白沙农产品小而散,那就抱团发展创建县域电商品牌,加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资质的申报认证;电商基础薄弱,就成立县公共服务中心,请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在电商产业园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创建“木棉花开众创空间”“星创空间”“青创空间”,活跃当地电商氛围;产品竞争力低,就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农产品销售难,就建立网络销售对接平台和电商分销团队,开展促销、众筹、爱心消费等活动,帮助贫困户或贫困户网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物流成本高,就与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有效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白沙黎族自治县已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50个,覆盖了全县11个乡镇和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创建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精准扶贫运营中心、县级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帮助全县开办各类网店588家,其中涉及贫困户网店207家,带动超过2000户农户销售农产品,带动从事电商农户网销1331.39万元,其中带动从事电商贫困户网销282万元,人均增收约1600元。

  黄国宇(左1)向海南省政协领导介绍白沙电商扶贫情况。黄国宇供图

  培养“草根”电商创业先锋 尝试实现“白沙生鲜新零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国宇创建了“服务商+贫困户+网店+扶贫产业”的模式,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的“草根”电商创业先锋,形成了坚实有力的创业团队。对于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核心思路,黄国宇总结道:“我们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创业机会,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黄国宇先后组织开展淘宝大学县域干部培训班、电商进农村培训等30多次,举办了中国青年电商助力扶贫攻坚论坛、最牛微商大赛、青年电商扶贫创业大赛等,吸引返乡创业青年700多名,从事农村淘宝项目创业青年70多名,入驻电商园企业23家,梳理打造电商创业典型20多例,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对于未来的扶贫之路,黄国宇提到,“新零售”是当前电商发展的新风口,目前白沙的生鲜产品仅能在当地小范围内销售,但当地生鲜产品需求低、市场小,未来希望可以与海口在冷链物流、配送等方面打通“快速通道”,通过电商渠道,将白沙当地的猪肉、鸡鸭等生鲜产品引入海口市场,实现“白沙生鲜新零售”。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白沙9月1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徐静涵 通讯员 杨艺华)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