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海口市南海大道与龙昆南路交叉口发生一起因车流中乞讨而发生的纠纷,车主车辆前挡风玻璃等被砸坏,乞讨人员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500元。(据9月19日南海网)》》》查看详细报道
估计大多数司机都有过被乞讨者敲车窗的遭遇,但因乞讨引发纠纷而砸车窗的情况实在少见,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事故。
乞讨者有获得善意和保护的权利,对乞讨者的宽容是市民文明和爱心的表现。但乞讨行为绝不应损害他人的利益。乞讨者置身滚滚车流,敲车窗要钱,长时间在车道上逗留,可谓是险象环生,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路口停车等红绿灯的时间较短,一旦红灯变绿灯,司机急于通过,没能及时发现乞讨者,从而避让不及引发交通事故。而如果因为乞讨起纠纷造成交通拥堵,还会影响到交通秩序,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乞讨者会在多个路口打“游击战”,反复纠缠道路上的司机,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会使海口的文明城市形象大打折扣。
这提醒我们,有必要对发生在机动车道的乞讨行为进行管理,特别是在一些车流量较大的路口,需要加强整治。首先,交警部门应当加强路面管理,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以保证交通畅通。其次,面对这种乞讨行为,相关部门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在车流量大恶意乞讨、屡次不改,妨碍交通管理秩序的乞讨者,公安机关可以加大处罚力度以示警戒。
一座文明的城市是有包容心和爱心的城市,如何对待这些职业乞讨者,不仅事关社会善意的传播,更考验公共管理者的智慧。乞讨者砸车窗事件给了我们警醒,海口亦可以借鉴外地做法,如探索对乞讨者进行划片管理,将乞讨行为限定在步行街、公园等区域,以有效规避交通隐患,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个更加文明有序的海口。(海若)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