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共明月,共叙家国情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题:四海共明月,共叙家国情

  新华社记者冯源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玉兔东升,清辉朗照,正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而在“分外明”之外,中秋的月光也“格外暖”。向来清冷的它,唯有在这个夜晚,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不但更为明亮,还顿生几分暖意。

  这几分温暖,生发于对幸福的期盼。中国人历来以圆为美,重视家庭,把家庭和睦、亲人团圆视作无比的幸福。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就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当幸福来临之时,窗外的月光自然也有了格外的意蕴。

  这几分温暖,来自于对文化的共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吟诵起这些千古绝唱,就会感到前人的文化血脉在我们身上流动,而明月在我们眼中,也就有了跨越时空的温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团圆之日更显家国情怀。只有在国泰民安之时,四海九州方能真正共此明月,也只有在家给人足之日,人们才有闲情雅致,遥望当空皓月,生发思古幽情。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每个家庭的幸福团圆,与华夏大家庭的幸福团圆,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没有国的强,哪有家的富,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感谢前人为后人留下一片锦绣天地,也要感谢中秋月圆之夜,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守望者,更应牢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让中秋的月光照亮中国人的梦想,温暖中国人的心房。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对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弘扬,更要推陈出新。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唤醒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传承祖辈的精神,把家国团圆梦融入中华复兴梦,激发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这样的中国,可以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