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江33年如一日坚守南渡江上的龙塘大坝。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南渡江上的龙塘大坝,距离海口市20多公里处,供应着市区四分之三人口的饮用水。在这里,上游是湍急的江水,下游是二十余个村庄,保证大坝每天水位线平稳,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班。吴淑江作为海口市南渡江引水枢纽工程管理处一名闸控管理员,默默坚守这座大坝,一守便是三十三年。
吴淑江33年如一日坚守南渡江上的龙塘大坝。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及时控制水位发放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海口龙塘大坝建成,1985年,吴淑江被分配到这里工作,担任大坝闸门管理员一职。每当台风、汛期、洪水来袭时,吴淑江需要每小时观测一下水位,当上游水大时,要及时开闸泄水,水位下降时,要及时关闸蓄水。这一开一关,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不及时开闸会导致决堤,不准确关闸会影响正常供水。
“我每天要沿着近6米高的细长楼梯攀爬至坝底,观察江水流量,以便把握闸门的开合幅度。”吴淑江说,放多少水,流量控制到多少,这些都由闸门的开合幅度和速度来控制,如何给四周的农田输送合适的水量,防止奔流的河水对下游河床和两岸的冲击,这都由水闸来起作用,水位如何把握很关键。
夏日的骄阳似火,烤得大坝热浪滚滚,吴淑江不时要在大坝上弯腰俯面,检测水位,常常会被汗水辣得睁不开眼睛,平日里,三四个小时观察一次,汛期时,则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观察一次水位。随时掌握水位情况,并及时上报给市三防办。
吴淑江每天要沿着近6米高的细长楼梯攀爬至坝底,观察江水流量。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
台风,汛期,洪水,都是对吴淑江工作的严峻考验,每当这些时刻来临,吴淑江则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分白天黑夜,驻守在附近,履行一个守坝人的职责。吴淑江从未放松过,巡坝是他每天得必修课,独自沿着大坝防潮堤巡视,常年工作下来,大坝的一砖一瓦,甚至哪里有缝隙,他都了如指掌。
吴淑江的家安在龙塘镇上,但他和妻子却鲜少回家,常年居住在大坝边上的单位宿舍简陋的平房,为的就是能够随时观测大坝下的江水水位。2000年受强台风的影响,南渡江龙塘大坝上游水位涨到了15.6米,下游村庄群众都已经转移,吴淑江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工作一线观测水位,及时将水位情况上报给上级有关部门,为上级领导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2010年10月,受两轮强降水的影响,南渡江龙塘大坝上游水位涨到了14米多,副坝多处出现险情,吴淑江心急如焚,立即上报,一等救援人员的前来,吴淑江便第一时间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经过一天冒雨抢险,最终取得了“抢险救灾”工作的胜利。
吴淑江33年如一日坚守南渡江上的龙塘大坝。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吴淑江33年如一日坚守南渡江上的龙塘大坝。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坚守33年大坝无怨无悔
吴淑江不仅抢险救灾工作积极,平时的日常工作也丝毫不会懈怠,根据潮汐情况开闸关闸,巡视坝体有没有破损,就是这样看似简单枯燥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3年,以管理处为家,以大坝的安全运行为首要任务。漫长岁月中,他像齿轮一样,周而复始地承担完成水库防汛抗旱,检查维护大坝枢纽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和闸门启闭养护等工作任务。
“干一行爱一行,我已经习惯了这个岗位。”吴淑江说,他还有两年时间就要退休了,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守了一辈子的大坝。他认为,这份工作,没有更多的事情发生便是好消息。
南渡江上的海口龙塘大坝。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龙塘大坝之水不仅是一方百姓饮水来源,更是被吴淑江捧在心尖儿上的生命之水,12000多个日夜,从25岁到58岁,一份工作干了一辈子,一座大坝守了一辈子。他就像一个“守护神”,把青春给了大坝,把一生献给这份他认为是最平凡的工作。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9月27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陈望)
责任编辑:邓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