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晒娃”、频发广告……@海南家长 别让微信家长群“变了味”

  “排队”感谢老师、花样“晒娃”、频发广告……

  别让微信家长群“变了味”

  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新学期开学后,海口市民黄岚(化名)有点担心女儿在幼儿园会哭闹,不按时吃饭。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幸亏女儿所在的班级建了一个微信家长群,“老师会定时在群里发一些孩子吃饭、午睡、做游戏的照片和视频,让我感到很安心。”

  相比之下,三亚市一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梁芬(化名)则有些焦虑。“除了日常工作外,我每天还要频繁地在家长群里群发消息,工作压力不小。”梁芬坦言,由于部分家长在家长群里“过度活跃”,她手机里总有看不完的消息。

  一方面,微信家长群让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在群里频发广告、“排队”感谢老师、花样“晒娃”等做法,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扰。日常生活中,微信家长群应该如何规范管理?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家长群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孩子在幼儿园上课、做游戏时,老师们每天都会在家长群发视频和照片‘直播’。”三亚市吉乐堡幼儿园园长陈毓俊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由于孩子年龄小,家长们都想了解他们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通过家长群“直播”孩子们的在校情况,能让家长更放心。

  “前段时间,我的孩子感冒了,我会在家长群里提醒老师按时给孩子服药。”海口市民符晓英认为,微信家长群有助于家长和老师沟通,能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孩子第一次上台演讲、唱歌时,老师们拍照后传到家长群里,很有纪念意义。”

  “以前老师和家长联系大多通过电话或是请家长到学校,沟通不是很方便。”三亚市第九小学语文老师余明雪说,微信家长群创建后,方便了老师和家长的日常交流。

  不少家长表示,班级作业、重要通知等内容,由老师在家长群里统一发布,可以避免孩子误传。“对学校的通知或老师安排的作业有疑问时,家长也可以直接在群里提出。”余明雪说,部分家长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很多家长的疑问,老师在群里统一回复,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学生家长徐代庆(化名)说,家长和老师通过微信家长群共同关注孩子的变化,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花样“晒娃”、频发广告让家长群“变了味”

  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建立的家长群,原本是为了方便老师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发布作业通知。但是,这种信息化交流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变了味”。有的家长在群内“晒娃”求关注;有的家长过度示好老师点赞“刷屏”;有的老师在群内点评作业公布成绩,让家长“压力山大”。而一些老师对家长群也颇有怨言,“有的家长不分时间、事无巨细地要求自己回复,感觉随时都在上班。” “有的家长在老师拍摄的视频中没有看到自家孩子,就会发私信要求老师再拍一段视频。”梁芬说,个别家长因为老师回复信息不及时等原因,就认为自家的孩子不受重视。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和初中的微信家长群内,老师无需事无巨细地“直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通常只发布学校的重要通知,不会在群里过多发言。”余明雪说。

  让很多人感到困扰的是,部分家长在家长群里频发广告。“群里经常被一些家长发的广告、拉票等信息‘刷屏’。有时上完一节课,群里就有上百条未读消息。”海口市一所中学的老师徐升(化名)说,为了不错过重要信息,他还得浪费大量时间全部浏览一遍。

  “有的家长会在群里向我询问自家孩子近期表现情况,其他家长见状,也都会陆续询问。说实话,我有时根本回复不过来。”徐升说。

  部分家长在微信家长群的频频“刷屏”,不仅让老师深感无奈,部分家长对此也很反感。

  “有一天,老师在群里发布停课通知后,家长们回复的‘收到,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等应答消息将近100条。”海口市民陈女士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她总是要在群里爬很长的“楼梯”才能看到老师发的有效信息。

  不仅如此,家长群里的攀比之风也让陈女士颇为苦恼。“上学时,很多家长喜欢在群里‘晒’孩子的成绩;放假了,有些家长‘不约而同’地发布孩子参加特色补习班、出国旅游的照片。”陈丽说,这种攀比让人心生抵触。

  “老师偶尔在群里会公布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如果孩子被点名批评,作为家长也感觉很难堪。”三亚市民李慧说,有些老师在家长群里贴出孩子的考试成绩时,她的心情更加复杂,“孩子偶尔考试失利时,我比他还难过。”

  海南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学生的成绩单、考试年级排名、家长的工作单位等内容涉及隐私,最好私下交流,不宜在家长群里公开讨论。三亚学院社会学教授曲文勇也表示,在微信家长群中发布此类信息,容易让攀比、嫉妒、自责等负面情绪在家长心中蔓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约法三章”,让家长群充满正能量

  “微信家长群降低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成本,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让微信家长群充满正能量,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曲文勇表示。

  “在建群之初,我们就立下‘群规’——传播正能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这样才有利于后续工作顺利开展。”三亚市第九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石廷贵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我们和家长约定,不能在群里发广告、投票等与孩子学习无关的内容;其次,家长不要在群中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可以私信与老师进行沟通。”石廷贵说,如果学生间发生纠纷,家长要和老师及时沟通,不要在家长群讨论交流,避免进一步扩大矛盾;对于违反“群规”的家长,老师要及时提醒。

  同时,大多家长群“群规”也对老师提出了要求。“老师不能在群里发布学生的成绩单;个别孩子的问题要与家长‘私聊’,给孩子和家长留面子。”余明雪说,“此外,老师在发布通知时,还要附上是否需要家长回复的提示,避免家长‘跟风刷屏’。”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们在群里可能会讨论得比较频繁。我们会提前告知家长,教师在上课期间要专注教学,很难随时在线和家长进行交流。”陈毓俊说,家长与老师相互理解、并肩作战,使用好家长群这一全新沟通平台,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有专家表示,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使用微信家长群时,要坚守底线原则,家长言行要文明,教师要遵守师德师风、遵循教育规律,共同打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网络交流空间。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