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考古中心所长姜波:将在潭门建水下考古基地

  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

  中国水下考古中心所长、国际古迹理事会执委姜波:

  将在潭门建水下考古基地

  南国都市报10月30日讯(记者党朝峰 陈康)畅谈丝路文化,共叙丝路故事。10月30日下午,国内外知名作家、政府官员、学者相聚博鳌,在分论坛“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改变。

  副省长王路在演讲中表示,思想文化的交流非常重要,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的交流,实际上还是文化文明的交流,海南将打造成“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重要口岸、重要节点,让海南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英国国家艺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为论坛寄来了一封发言稿。他在发言稿中介绍,过去20多年当中,他一直对中国进行跟踪研究,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在40年当中经历了世界闻名的、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转型,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这种转型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他认为,如今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为全世界作出的又一项巨大贡献,通过携手沿线国家进行共同发展,让数百万人脱离了贫困,这项倡议希望将东方和西方的优质资源相互结合,“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一个富有智慧的理性选择,如同一座桥梁,正是当下所需。

  中国水下考古中心所长、国际古迹理事会执委姜波从考古的角度,现场解读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风貌。

  “在海南岛讨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地点,我们很快就在潭门建设水下考古基地,每年我们都会到西沙海域开展考古工作,今年我们还在西沙的北疆海域考古下潜到了四千多米,发现了古代瓷器。”姜波说。

  姜波介绍,中国古代海上是中国通往世界的重要窗口,其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贸易额度和它的影响深度超过了现在人们的想象,其实海上丝绸之路跟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关系,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改变了我们的艺术形式,改变了我们的宗教信仰。

  姜波介绍,海上丝绸之路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文传统因素,就是不同的人文板块都有不同的物品参与交流,大家共享,相互取长补短,所以中国的瓷器走出去,外国的香料拿回中国,不同的板块之间进行交流,所以海上丝绸之路才会延续。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