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琼闽文化印记·先祖来自“甘蔗园”

  先祖来自“甘蔗园”

海口府城甘蔗园村一度是福建移民聚居地。海南日报记者苏建强摄于2005年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被问到自己的先祖来源何地时,许多讲海南闽语(海南话)的海南人都会说来自福建,如果继续追问,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会说来自莆田“甘蔗园”。“甘蔗园”就像是海南人历史和心灵上的故乡,尽管如今在福建莆田已经找不到“甘蔗园”这个地方,但在海南岛,还有很多地方叫“甘蔗园”,从琼闽两地地名渊源上印证了福建海南同根同源一家人。

  立冬已过,大海之南仍温暖如春。

  11月26日上午,福建、海南两省50多名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欢聚海口,举行“源远流长——琼闽文化对话”学术活动,就“移民文化和民俗方言”“宋明理学的传播与发展”两个主题各抒己见。

  “福建是再移民的始发地,目前80%的台湾同胞祖籍是福建,东南亚华人华侨60%的祖籍地是福建。目前海南许多地方史料和家族谱牒中,都有‘先祖迁自福建莆田’的清晰记载,福建为其原乡”。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传标告诉记者,近年来,陆续有一些广东、海南人士组团到福建莆田寻根,说他们祖上是从莆田的“甘蔗园”迁往广东、海南的,想去看看先祖的故乡“甘蔗园”。

  不会说莆田话的“海南老乡”

  刘传标说,他的一些莆田朋友出差到海南时常常会遇到“不会说莆田话的老乡”,这些操海南闽语的“老乡”往往自报家门,主动认祖,说祖上从莆田“甘蔗园”迁来海南,已经好多代,不知故乡“甘蔗园”现状如何。“家谱上的事情不能太认真追究,家谱记载出错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海南大学教授张朔人解释道。

  刘传标也认可张朔人的说法。虽然福建仙游县龙华镇金山村发现有一个叫“蔗埔园”的小村庄,这里历史上也有过种甘蔗的园子,很多人认为“蔗埔园”就是“甘蔗园”,是一些海南人的家谱上的“福建莆田甘蔗园村”,但他认为,“甘蔗园”极有可能不是地名,而是指一片种植甘蔗的园子。

  唐朝时期,仁德里澄渚周边为莆田县的一片内海。莆田县地处浅海和沼泽地带,蒲草滋生,为解决人多地少问题,莆田先民铲除蒲草、排泄海水造田,在全闽、全国率先构筑海堤。宋朝时期,木兰陂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且盐碱地适合甘蔗种植,所以澄渚周边一带围垦地开始种植甘蔗,形成一大片甘蔗园,也形成甘蔗产品加工与交易市场。这一大片甘蔗园,一直到明清时期,还保留着。

  “福建对外移民始于唐,盛于宋元明清。据现存的福建和海南各姓氏谱牃记载:目前海南岛的汉族居民先祖多来自福建,尤其是莆田籍居多。”刘传标表示,福建莆田有不少甘蔗园,这些福建南迁移民或在海南任职而落籍海南,或因战乱避乱到海南落籍,或是到海南经商而落籍海南,或是赴南洋谋生途中误以海南为南洋而定居海南,他们不能回归故土,通过记住莆田的甘蔗园而遥望家乡也是有可能的。

  清代道光年间续修的《海氏族谱》。海氏迁琼始祖为海答儿。海南日报记者陈耿摄

  海南人的“甘蔗园”情结

  “据海南省1:100万地图,海南的527个地名中,87个与福建同名,占17%。”虽然有那么多地名同名,但张朔人表示,有些同名极有可能是巧合,就像很多城市都有鼓楼、钟楼。张朔人建议理性地看待琼闽两地的同名问题,不必过度解读同名的历史渊源,但他从多年的海南历史文化研究中了解到海南人的“甘蔗园”情结。

  张朔人在海南许多地方县志史料上看到:海南有很多地方都叫“甘蔗园”。在百度地图上输入“甘蔗园”后提示:海口、屯昌、琼中等地均有“甘蔗园”。其中,海口市直到现在还有以甘蔗园命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茶馆。

  “虽然县志史料上有甘蔗园的记载,但新中国成立后,地名也改了很多,所以有些过去叫‘甘蔗园’的地名现在已经变了名字,很难在地图上找到了,只存在老人的记忆中。”张朔人表示,因为海口府城曾是过去的历史名镇,通过探究府城的甘蔗园村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海南人的“甘蔗园”情结。

  今年73岁的府城镇文化站原站长陈黄阶告诉记者,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甘蔗园村坐落在海口市千年古镇府城镇的西南边,位于大园路和朱云路的交界处,村子以前铺的是青石板路,有一口甘甜的古井,还有一座始建于清朝、香火袅袅的张天君庙。村民最喜欢坐在村口酸豆树下纳凉聊天,这便是陈黄阶记忆中老海南人的生活。

  与府城的许多道路命名一样,甘蔗园村也有自己的由来。陈黄阶说,甘蔗园村原来位于府城城郊,过去种植了许多甘蔗。买卖甘蔗、时令水果的小摊小贩纷纷集结于此,村子因此得名。

  福建移民定居之后,首先要有个托身之所,开始可能是几人一处,随着人口的逐渐繁衍,慢慢地形成了村子,有些村子的名字就明显带有闽南特色。“一条珠碧江使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与儋州市海头镇隔江相望,海尾与海头这两个地名就与福建有渊源,在福建也能见到同名地名。”张朔人告诉记者,史料上确实也曾记载福建人来琼后,曾在儋州建桥定居。

  “由于莆田人在琼州任职的相对多,致仕后因海南地广人稀多选择在海南落籍,并由此出现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个家族迁徙海南拓荒谋生。”刘传标也从光绪二十五年所刻印的《海氏族谱》中了解到,海口府城确有不少福建移民定居繁衍。比如,福建松溪县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随其父海逊之从军驻守琼州,落籍琼山左所,后从军营迁出,举家卜居琼山府城朱桔里下田村(今金花村),为海氏移居海南的始祖。

  刘传标的研究与张朔人的调查,相互印证了海南人的“甘蔗园”情结。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