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三亚经济圈| “大三亚”市县加强“五路”建设

  “大三亚”市县加强“五路”建设,谋划推进更多互联互通项目

  望不尽,美丽天涯路

  聚焦大三亚经济圈

  -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彭青林 黄媛艳 梁君穷

  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一场旅行,既在乎目的地,也在乎沿途的风景。

  从三亚各大要道的热带风情化改造,到“最美高速”琼乐高速贯穿乐东,从陵水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路处处皆景,到保亭七仙景观大道美化提升,人们发现,“大三亚”经济圈各市县旅游目的地通道越来越多,道路“颜值”越来越高。

  路通财通,路美财多。作为游客接待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区域,“大三亚”经济圈各市县正大力加强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交通路、幸福路“五路”建设,并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让最美的路连接最美的风景。

  “生态+景观”:一条路,就是一处风景

  “我们来巡‘罗’啰!”12月5日上午,在陵水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公路(以下简称吊罗山旅游公路)“河谷石滩”驿站,游客陈女士正和驴友们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戏水。这里森林幽谷,满眼苍翠。“以前路不好,很难进来。现在路好了,原始风景没被破坏,还贴心地设置了很多观景点。”她开心地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陵水着力打造的景区。总长18公里的吊罗山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于2016年底启动,2017年底完工。有关负责人记得,在动工前,原本的设计方案是向内挖山拓宽道路。当时,时任省长的刘赐贵到吊罗山调研,指出原方案将对生态资源造成的破坏,要求在道路建设中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思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在沿途景观优美的地方设立停车点、观景点和驿站,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交通功能,便利出行和物流,让当地群众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实实在在受惠,增强幸福感。

  在建设中,这条路3次修改设计方案;为避免挖山破坏植被,道路尽可能向外延伸,尽管为此增加了成本。如今,这条旅游公路迎来了许多游客,方便了林场职工增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这样的道路,首先是生态路,其次是景观路、旅游路,同时也是交通路,最终是老百姓的幸福路。“五路”理念,如今已经成为推动海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念,也是促进“大三亚”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本方略。

  “生态+景观”,成就旅游之路。三亚把道路视为体现城市品位与气质的“门面担当”。两年前,“双修”项目中的道路改造,不仅用海绵城市技术修复了凤凰路、榆亚路等要道的道路生态,也种植棕榈等热带植物彰显三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风情。如今,在2017年完成13条城市道路绿化彩化和美化的基础上,今年三亚继续推进5条道路的改造提升。

  此外,陵水的文黎景观大道、县城通往南湾猴岛的223国道以及乐东的佳西旅游公里、保亭的七仙景观大道等,均已建成或正在推进,并成为各地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在“大三亚”区域,“一条路就是一处风景”正遍地开花。

  促农增收:通往民心的“幸福路”

  在2016年底,连通乐东抱由镇至佳西岭的佳西旅游公路建成后,刘小辉到家乡佳西村创业,打造农家乐、特产销售等。今年9月底,他的生意红火起来。

  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两条公路建成,让来佳西一带旅游的客人变多了。“佳西旅游公路沿线有红水谷、黎族特色文化等丰富资源,如今路通了,政府也开展旅游扶贫,不少贫困村民看到脱贫的新希望。”

  旅游通道,是一条通往民心之道。毗邻森林公园、海底世界、玫瑰谷景区的博后村,是三亚正在打造的美丽乡村。目前,穿村而过的亚龙湾第二通道正加紧建设,目前涉及村里的77亩地正加快征收。“涉及到的村民都非常配合。路通了,大家挣钱的机会才会更多。”博后村党支部书记苏少洪介绍。

  “一到旺季,出入亚龙湾经常拥堵,一些游客甚至想来却进不来。亚龙湾第二通道建成后,能极大地缓解节假日交通拥堵的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体验我们的特色民宿。”他高兴地透露。

  在景观之路的基础功能上,添加旅游、电商等功能配套,助力百姓吃上“旅游饭”,在各地越来越常见。陵水本号镇电商扶贫中心就把分站点设到吊罗山旅游公路的驿站,村民也在政府扶持下开起便利店。一位吊罗山林场老居民告诉记者,未来政府引导企业还将把林场老屋改造成民宿等,让更多百姓吃上旅游饭。

  互联互通:打造三亚东西“双飞翼”

  路路相连,财富共生。近年来,“大三亚”经济圈成员加强了旅游交通互联互通,开通了三亚火车站至陵水南湾猴岛、分界洲岛、保亭七仙岭景区,陵水汽车站至海棠湾免税购物城、陵水香水湾至南山景区等城际旅游公交线路。

  “今年陵水景区团队游减少,但许多三亚的散客分流过来,全县游客接待量仍有较大增长。”陵水旅游委主任周小青说,“其中,旅游公交多有助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三亚”经济圈共接待游客1984.8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4.97%。其游客接待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三亚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互联互通是大三亚经济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一基础并不完善。“在当前管理机制下,跨市县的国内散客旅游交通运输受到限制,这极大影响散客在‘大三亚’圈内自由流动。相对市场需求来说,但仍需要更灵活更市场化的交通出行服务,这些也在谋划当中。”

  日前“大三亚”经济圈四市县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共同设计跨市县区域旅游线路产品等10项发展举措。据了解,在互联互通方面,下一步,将重点开拓三亚西往乐东、东至陵水的旅游交通项目,包括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陵水土福湾至三亚海棠湾通道工程建设,海南西环货线三亚至乐东段公交化旅游化项目建设,三亚海上巴士旅游西环线延伸至乐东县的龙沐湾、东环线延伸至陵水县的新村港、富力湾。“这样,‘大三亚’成员间将构成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

  (海南日报三亚12月5日电)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