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18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届“冬交会”成果及亮点。南海网记者任桐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2月1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任桐)12月16日,为期五天的2018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圆满落幕。南海网记者从2018年海南“冬交会”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冬交会”各项指标创新高,其中,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772.37亿元,比上届增加106.08亿元。
记者了解到,本届“冬交会”农产品网上交易暨专业采购量达426.67亿元;“冬交会”现场签约投资项目32个,金额436.97亿元;意向投资额500亿元;达成金融授信金额8.37亿元,均创历年新高,充分展现了海南“冬交会”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2018年海南“冬交会”销售金额达历届新高。12月12日至16日,2018年冬交会线上交易额4.32亿元(比上届增加近2亿元),现场订单额44.91亿元,现场销售额1.8亿元。截至12月16日15时闭馆,进入冬交会现场人流量53万人次。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黄正恩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18年海南“冬交会”的亮点。他表示,本届“冬交会”国际合作不断突破,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家企业带来400种产品在“一带一路”国际馆参展。展馆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从越南的咖啡到法国的红酒,从泰国的乳胶床垫到斯里兰卡的红茶。冬交会组委会广泛邀请非洲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宾客商参会参展。
与此同时,在12月12日下午举办的全省农业招商及金融服务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鹏盛园区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未来将在南繁育种、推进乌兹别克斯坦与海南的特色农产品贸易进出口、人才科技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古巴罗瓦伊纳雪茄庄园公司与儋州市政府签订了雪茄种植加工园项目合作协议,协议金额3.5亿元人民币。
为突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冬交会组委会举办2018国家战略与热带农业峰会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两大峰会,峰会设主论坛和分论坛。两大峰会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会,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
黄正恩介绍,本届“冬交会”展销活动推陈出新。30台“AI招待机器人”首次亮相。能提供展会信息、查询位置、特产介绍、天气情况等服务,极大便利了逛展群众。同时,第21届海南冬交会公布了海南芒果、海南莲雾、海南火龙果、海南蜜瓜、海南荔枝、海南地瓜、海南胡椒、海南咖啡、海南黑猪及海南好米等10个首批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展示海南省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此外,本届“冬交会”有机结合脱贫攻坚,专门搭建18个市县消费扶贫展销区1500㎡,开展全省消费扶贫大集市活动,全力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全国供销社系统展区首次在冬交会开设扶贫农产品展销专区,22个展位展出417种农产品,农产品产自153个贫困地区。
责任编辑:邓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