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 砥砺奋进四十年 山海黎乡成花园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特刊 昌江·影像

  砥砺奋进四十年 山海黎乡成花园

  -海南日报记者 刘笑非

  一座矿山,曾支撑着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发展,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横跨石碌河的桥,既连接着铁矿与城区,也连接着昌江的过去与未来。

  昌江县城石碌新貌。

  昌江县城石碌旧貌。

  桥的一头,是已不如往日喧嚣的石碌铁矿,另一头是蓬勃发展的石碌县城。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产业日益兴旺。如今再登上石碌矿山,所见已是另一番景象。高楼拔地而起,公园绿地依次分布,昌江的城市面貌变得更加立体。变的是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市民生活越来越好,不变的是一如往日的山青水秀。

  石碌镇石碌桥新貌。

  石碌镇石碌桥旧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昌江加快发展步伐,厚植生态优势,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昌江县委书记黄金城表示,以“多规合一”为引领,深化“一盘棋”发展理念,昌江正着力打造遍地葱绿、鲜花盛开的大花园;环境清幽、品味高雅的大景区;宜业宜养、全民共建的大舞台。

  城市在变,乡村也在变。

  距昌江县城几十公里的王下乡因地处深山,发展一度十分滞后。改革开放之初,王下乡交通极为不便,别说通车,通电、通讯都困难重重。

  昌江王下乡浪论村新貌。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 摄

  昌江王下乡浪论村旧貌。

  如今,坐在家中的王下乡浪论村村民刘桂芳只需用手机在网上下单,想买的商品几天就能送到村口。她家住的房子也从曾经破败的茅草屋,变成了统一样式的联排平房。

  当下的昌江,正在争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全县2400名领导干部与5014户贫困户“结穷亲”精准扶贫。建设七叉木棉雨林、海尾湿地渔家等特色产业小镇,发展村集体经济。

  让我们通过一组组照片的对比,感受昌江这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变,看看工业之城,如何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山海黎乡大花园”动人画卷。

  (本报石碌12月23日电)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昌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肖秀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