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多点发力

  城市功能与规模的不断扩张,使我国不少城市展开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思索与实践,而凭借着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创新精神,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已走在了全国前列。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背后是一批实力强劲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企业共同发力的结果。

  全方位展示企业生态

  在近日深圳举行的AIoT+智慧城市峰会上,有观点指出,当前智慧城市的热点方向之一,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建设企业信用体系。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京东旗下的京东城市可利用人工智能为企业进行信用打分,不仅可以知道不同企业的信用风险,还可预测企业可能产生的信用事件,包括行政处罚和投诉等。

  平安旗下的平安智慧城则亮出了“黑科技”——深圳市商事信用信息全视通,这是深圳推动智慧信用监管重要创新成果之一,颇受行业关注。记者采访发现,这个由9块60寸LED屏组成的大屏幕,可实时更新全市现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数量,商事主体数量与GDP、税收等曲线图,企业活跃度,企业生命周期与活跃度。

  “它直观、详细地展示了深圳商事登记及信用监管对城市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参与该项目建设的平安智慧城常务副总经理胡玮告诉记者,该模块不仅可以为政府信用监管打造统一的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更让管理者通过“一屏”、“一键”知全貌,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这是深圳在智慧城市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在近日发布的《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深圳凭借先人一步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创新精神,以76.3的全国最高分拿下2018中国智慧城市领先奖。

  此外,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中,深圳市信息社会指数(ISI)达到0.88,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连续4年位居第一,被认为是国内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发展中级阶段的城市。

  多家巨头提供技术支撑

  “深圳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就非常重视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发展。”市经贸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制作智慧城市建设模型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与大企业保持合作,由其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长期支持。

  深圳多家大型企业发力智慧城市领域,平安、华为、腾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撑。其中,华为提出了“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城市运营中心”的概念,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城市场景深度融合;腾讯通过对“互联网+”合作事业部整合,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LBS、支付等基础技术能力,涉足警务、医疗、制造业、金融、旅游、交通等诸多社会领域。

  平安智慧城则聚焦智慧政务,将人工智能、智能认知、区块链、云技术这四项全球领先的科技手段与“以人为本”、“共同治理”等理念相结合,打造面向政府的“总体设计+三通”智慧政务一体化平台。

  对此,胡玮表示,智慧政务平台能够助力政府落实“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创新“科技动作”。“通过打造专注‘科技驱动+流程提效’的新型智慧政务总体设计,可辅助城市统筹开展智慧政务顶层设计,形成不同城市定制化的智慧政务整体方案。”

  该公司的探索颇见成效。记者了解到,在日前举行的2018年智慧中国年会上,平安智慧城依托智慧政务平台解决方案获评为2018中国“互联网+政务”创新企业;其打造的“深圳数字经贸平台”也被评入2018中国“互联网+政务”实践案例50强之一。

  为市民带来诸多便利

  智慧城市这个看似“高大上”的概念,究竟可以为普通市民带来哪些便利呢?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深圳已经实现在市场监管、人力资源保障、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建设等领域的300个事项“审批不见面、办事少跑腿”,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

  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率先提出政务服务“秒批”新模式,推行“一库三化”,通过系统自动审批、无人干预的机制,确保每项业务实现“同标准审核、无差别秒批”。截至目前,深圳市已有43项事项实现“秒批”。

  同时,深圳已有多个部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人为干预验证结果的可能性。在社保领域,深圳市人社局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人脸识别”、“实人核身”等技术,为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出国或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提供认证服务;深圳市住建局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公积金账户认证“零输入”。

  智慧城市也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各城市,户籍居民开车出门甚至可以用上“电子驾照”了。车主通过绑定微信小程序,出行可无需携带真实驾照,一旦在省内各地通行出现情况时,交警核验车主手机上的电子驾照,通过扫码即可处理相关事务。

  “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也不仅是办事柜台的线上化,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有情怀、有温度地服务社会。”胡玮向记者表示,关注城市智慧化建设从根本上是关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让城市的智慧化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吴立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