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迈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探索之路,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刀阔斧除弊革新,紧锣密鼓出台一系列新政新规,气象为之焕然一新。(点击查看详细报道)
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海南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致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场活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吸引来国内外资本纷纷进驻,“资本洼地”的吸金圈粉显效逐渐展现。
11月28日上午,海南省17个市县同时举行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一批)集中开工和签约活动,共集中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298亿元,集中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342亿元;12月28日,海南第二批项目集中开工。第二批集中开工项目147个,总投资1083亿元,集中签约项目104个,总投资1582亿元。
而在这之前,海南生态软件园3个百亿级项目开工,腾讯、华为等2632家企业落户,大唐集团、阿里巴巴、苏宁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来了;中国旅游集团、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融创集团、安永、普华永道等行业龙头企业项目来了;明发集团、香港英基国际集团、印尼环球集团、普高科技集团等知名品牌和机构来了。其中,普华永道从5月初开始接洽,到5月23日在海口注册仅仅半个多月;中国铁路投资公司8月1日在海口综保区注册成立国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从正式洽谈到成功落户仅用不到一周时间;阿里巴巴旗下盒马生鲜从选址到落户海口仅用了5个月签约到开张用时不到半个月……速度加服务,成为海南打造“资本洼地”的两翼,各大项目在琼州大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为“百日大招商”活动写下生动注脚。
让项目顺利开建,早日投产,能够为海南经济注入一股股源头活水,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上的飞跃。为此,海南应主动对接企业诉求,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为企业打造法制化、国际化、制度化的营商环境,疏“堵点”、破“难点”、除“痛”点,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早日完成升级改造,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做好外来人才服务工作,解决人才队伍后顾之忧,使得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来。
从更长远来说,海南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打造的是千秋大业,要着眼长远,着眼全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严格要求自己,不动摇不松懈,一代接着一代干。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前,大企业接连进驻、大项目接连开工,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发展的势头如火如荼,要把握大好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新局,紧紧扭住“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不断刷新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海南速度”。(重兰)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