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两大本钱”背后的三重深意

  两会观察

  “两大本钱”背后的三重深意

  ■ 海南日报观察员 张永生

  “营商环境应该和生态环境一起,成为海南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观察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生动形象的表述,让营商环境再次成为会场内外关注的焦点,引发与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热烈讨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这是人们熟知的。为什么说营商环境应该和生态环境一起,成为海南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在观察员看来,一方面,这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嘱托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中央12号文件也为海南营商环境建设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即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另一方面,这是由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决定的。表面上看,两者有着很大差别,一个主要讲的是制度环境,一个主要讲的则是自然环境,一个强调的是“软件”,一个强调的则是“硬件”。实际上,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促进海南“三区一中心”建设,自然环境与制度环境内在融通,“硬件”与“软件”相辅相成,都需要下功夫抓好抓实。以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为例,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发展就没有了依托;但若离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发展也不可能持续。从这个角度看,观察员认为,“两大本钱”这一新提法、新观点,有三重深意。

  其一,体现了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切体认。众所周知,高质量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土壤干净了、空气清新了,人们才能健康生活、安居乐业。同样,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家的成长成熟也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洁净的“土壤”和清新的“空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所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投资环境说到底就是营商环境,当前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而国内各大城市改革发展竞速,如今也正在转向优化营商环境的竞速。可以说,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企业就会纷至沓来,地方发展才更具活力、更有后劲;反之,营商环境差,企业就会避而远之,地方发展就会缺生气、掉链子。由此而言,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当然不能凭借减税让利,通过拼资源、拼政策换得投资者的青睐,而要继续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涵养好营商的“土壤”“空气”,下功夫营造持久的吸引力。

  其二,凝聚了对营商环境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海南成为宜居宜游之地,也让海南享受了生态红利,收获了真金白银。同样,优质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还是吸聚资本、人才等的强大引力场。回顾建省办经济特区30余年来,海南能从一个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梳理2018年的“成绩单”,我们同样感受到,海南能取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约92%、利用外资同比实现翻番、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4.4万户等一系列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在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之路上扬鞭奋蹄、快马加鞭。从率先在全国完成省级党政机构改革到“多规合一”改革取得新成效,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大力推行极简审批,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到创新商事登记管理制度……可以说,正是这一大波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有力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征服”世界各地的优质投资商,并产生“近者悦、远者来”的集聚效应。

  其三,凸显了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虽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但我们仍然需要坚决扛起生态担当,不遗余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同样,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实际上,相对于天赐的良好生态环境而言,营商环境建设则是后天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智慧。特别是,对标“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功课要做,不少短板待补。比如,专业服务国际化水平较低、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社会诚信和法治环境不完善、政府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门不难进了、脸不难看了、但事依然难办的现象。凡此种种,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结合海南实际,借鉴其他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夯实体制机制保障,扫除各种“拦路虎”“绊脚石”;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摸清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断破除各种“玻璃门”“弹簧门”;还需要我们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政府诚信度,保持政策稳定性,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经营上。

  “本钱”,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营商环境,最终要创造效益、带来红利。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365天的日常工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一定能使海南的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进而跻身全球前列。当审批程序越来越简,监管能力越来越强,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入驻海南,而营商环境这个“本钱”也将释放出更大的红利。

  相关评论》》》

  两会观察| 下好全省“一盘棋” 实现全岛“同城化”  

  两会观察| 保持定力和韧劲,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