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凝心聚力 助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言摘登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1月28日下午,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省政协会堂举行,会议共收到253份大会发言材料,其中15名委员上台发言,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言献策。
王琼珠:
全面深化琼台交流合作
助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王琼珠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琼台交流合作对于持续推进琼台经济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全面深化琼台交流合作与当前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相契合,可实现经济上共赢、多赢,也可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祖国发展机遇,凝聚人心。
建议:海南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优势,大胆探索创新,真抓实干,持续做好新时代全面深化琼台合作交流工作,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一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共同做好海南统一战线台湾事务工作。二要创新理念,开阔视野,开创新形势下琼台交流合作新局面。三要真抓实干,突出特点,以贯彻落实双“惠台措施”和双“助力行动”为抓手,讲好琼台交流合作的每一个故事。
李仁君:
推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重点突破
李仁君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必须选好方向重点突破。从区域布点来看,应抓好洋浦开发区和海口江东新区这两个点,一个依托海港,一个依托空港,是未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优选之地。
建议:洋浦可借助东盟与中国的自贸区政策,进一步构建完善关税特别监管区,吸引境内外企业落户洋浦。在此基础上将洋浦打造成热带农产品集散、加工和中转中心,以及开放型结算中心。
海口江东新区相关规划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打造彰显中国文化海南特色的靓丽名片;打造城乡一体和谐共生的中国示范;打造全球领先的生态CBD。建议江东新区实行以科技与金融为“两翼”,以临港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和总部经济为“四轮”的“两翼四轮”策略。
(代表民盟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李孟森: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李孟森
当前,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但面临的压力不小。建议海南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争取到2030年实现全岛新能源汽车全覆盖,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海南作为推广应用试验区。
建议:支持海南运用特区立法权,率先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财税政策,鼓励城市公交、旅游用车、出租车、共享汽车率先实现新能源全覆盖,完善产业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南测试、发布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构建新能源汽车共享服务网络,建设自驾游汽车入岛切换系统和新能源汽车货运配送平台;加强热带地区电动汽车电池和充电设施安全技术研究。
(代表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周大卫:
打造世界农业(海南)总部基地
周大卫
海南建设“世界农都”是使乡村迅速振兴的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把海南建成“世界农都”,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已成为海南乡村振兴和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是脱贫攻坚和解决海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
建议:打造世界农业(海南)总部基地,引进和培育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全球农业总部企业;可以大力发展全球农业企业营销总部、结算中心,发展热带亚热带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总部,发展农林牧渔业新技术研发推广、新产品种养试验展示、农业文创产业合作交流企业和机构总部,大力发展共享农庄、民宿、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总部经济;支持中华民族(海南)总部基地、海峡两岸(海南系列)共享农庄等的建设。
叶霞:
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自贸区建设
叶霞
目前,我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偏少,融资渠道少、资金规模小,特别是对于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建议: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合资科技银行,借助国际化经验创新型资产价值的评估模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国内企业向海外发展搭建桥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通过保险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对投保企业的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积极与技术评估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合作,建立科技创新企业风险评估数据库;探索建立合理的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资金加入,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代表民建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徐元芳:
尽快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
徐元芳
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粤、港、澳休戚相关,紧密相连。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广东,并与港、澳联系密切。
建议:充分认识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尽快对接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可积极主动设立海南“双自贸”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筹划、协调、推动对接工作与事宜,推进双方适合性的“合二为一”,尽快实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效对接、沟通,交流、交融。可积极主动先期打造海南与广东的“海口—湛江战略对接区”。海南一定要练好“内功”,特别是要在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方面下足功夫,优化营商环境,不但要有“设计图”,还应当有与之配套的“施工图”“监理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林艺青:
加强政府监管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建设
林艺青
目前,食品可追溯体系被公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建议: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及食用农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保障公众消费知情权。由省政府统一协调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追溯工作;落实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的机构、人员,将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全产业链的可追溯管理,推进我省食品及食用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食用农畜产品生产环节安全追溯实行种养殖档案制度和产地标识制度。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结合,建设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全区统筹与属地管理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监管。
(代表台盟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柯用春:
建设国家南繁基地
打造国家南繁硅谷
柯用春
我省确定在三亚崖州湾建立南繁科技城,将南繁事业打造成南繁产业,全面推进“南繁硅谷”建设。
建议:高标准建设南繁基地,加快南繁用地流转、配套服务区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尤其改善南繁人科研和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全国唯一的生物育种专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全国南繁专家,进一步聚集南繁品种、技术、人才,为南繁产业发展打下基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发展南繁产业,将南繁产业打造成为海南未来产业,使其成为国家“南繁硅谷”。
以南繁科技城为载体,打造“三大中心”。一是面向“一带一路”,打造种业开放中心;二是优化政策环境,打造种业产业中心;三是整合科技力量,打造南繁创新中心。
过建春:
建立“只带一张证”大政务便民服务机制
过建春
“只带一张证”即老百姓只带一张身份证即可办理相关政务业务。把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数据都安全联通,建立统一电子证照库,老百姓要办业务,受理部门从中提取相应的证明信息,系统自动审核是否满足需求,满足即可自动办理,并拍照签章确认,全程留痕,方便快捷。
建议:打破“数据孤岛”,夯实数据基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搭建数据交换平台,推动数据共享汇聚;完善“数据网络”,逐步解决网络、职能、硬件方面的问题。梳理各家办事业务,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打通各家政务部门的网络隔阂;提升“数据体验”,建立科学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通过数据平台提供贴身服务;建立“数据牢笼”,稳定安全基础。
(代表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陈光英:
引育并举创新机制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
陈光英
破解海南优质教育资源困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从体制机制上寻求创新。
建议:“引育并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增长,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嵌入式发展,引领带动本地教育的内生性发展;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现代教育治理机制;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加大力度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基础教育引进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需求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优质资源;制定职业院校设置规划,修订中高职学校办学标准,调整现有职业院校布局;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院校;引育并举,引进、培养、培训、退出、管理等综合施策,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代表民进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吉小妹:
大力发展海南冷链物流业
吉小妹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对于我省现有的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提出了新要求。
建议:制定符合海南自贸区(港)发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尤其要制定行业法规、省级标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和发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开启信息平台建设。建议政府联合企业建设冷链行业大数据中心,对冷链物流行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市县冷库进行更新、扩容;实行冷库规范管理;加强冷链物流专业团队建设,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统一培训;加大力度探索发展高级业务。在完善基础业务基础上,加大力度探索发展高级业务,形成采摘、分拣、预冷、分切、包装、配送、销售的产业链,增加商品附加值。
(代表农工党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郑进方:
设立海南原油期货交割仓库
郑进方
在期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期货交割仓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立交割仓库能为海南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洋浦港现有海南省炼化成品油码头、海南炼化原油码头。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洋浦的定位是建设为自贸区、自贸港航运枢纽、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集散地。
建议:加快洋浦港原油期货仓库和码头的软硬件建设,注意软件方面的提升,如培育高水平的仓库管理人才,以及码头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保证仓库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码头设施、港口条件及设备完好、齐全。协调石化企业申请设立海南原油期货交割仓库,实现海南在国际原油市场大规模大跨越的发展,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代表民革海南省委员会的发言)
孙薇:
打造海南法治品牌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孙薇
近年来,海南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推进力度,但对标国际,尚存不小的差距。
建议:全力打造“海南法治”品牌。在国家支持下,先行先试,在海南诞生更多的能成为国际商事合同援引的中国法律、中国规则,尝试设置更多的专业法庭、仲裁庭。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性突出、既精通国内法又精通国际法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建立规范、稳定、透明度高、可预见、可操作的规制体系,吸引全球优质机构入驻海南。当前,要有针对性地构建与国际畅通的营商管理规制体系,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透明、更详细的优质法治规范与服务。全力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参天大树”,倾听、回应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廖香俊:
加强海岸带自然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治理
廖香俊
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对于海洋强省、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加大海岸带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力度,开展本岛重要岸段和海湾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海岸带基础地质和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建立海岸带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通过开展海岸带生态环境监测,形成海岸带生态环境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以“陆海统筹”思想为指导,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对破坏岸线进行工程修复,采用人工补砂、生态型潜堤等辅助工程措施,恢复并培育沙滩资源;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
(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发言)
冼诺春:
运用大数据构建医疗费用监控体系
冼诺春
我省面临医保基金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医保监管越来越艰难的新挑战。因此,运用大数据思维,构建新型医保基金管控体系,寻求强化医疗费用监控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
建议:建立大数据库,搭建卫健委合法性控管在前,医保合理性支付在后,审计全面监督的医疗管控格局。
建立医疗机构会计信息化体系,让医疗数据、会计信息、医疗费等关联数据同步建立、相互应验,确保数据准确。
运用大数据,建立医疗费用管控平台,制订医保资金管控部门间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共享制度,建立医院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建立基层医疗信息化平台,对接“医保基金管控平台”,建立灵活的居民健康档案。(本报记者 刘操 整理)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袁琛 摄)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