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三亚南繁研究员杨小锋扎根基地扶贫 脱贫户喜挣“压岁钱”

  三亚南繁研究员杨小锋新春扎根基地扶贫

  脱贫户喜挣“压岁钱”

  海南日报记者 易宗平

  这几天,当大家沉浸在浓浓的新春气氛中时,一位戴着宽边眼镜、穿着沾满泥土鞋子的男子却一直扎根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特色种养业。他就是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

  “杨书记快看,在您指导下种的青瓜丰收了!”2月9日(大年初五)下午,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村民苏龙辉一边将青瓜装上农用车,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向前来走访的杨小锋报喜,“除夕那天我卖青瓜挣了4000多元‘压岁钱’,从除夕到现在已进账上万元了。”

  杨小锋连称“不错”,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拿起堆在青瓜基地的一根根大青瓜帮苏龙辉装车。

  曾因妻子患病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苏龙辉,在杨小锋帮扶下种植了2.5亩青瓜。2018年,苏龙辉仅卖青瓜的纯收入就超过2.5万元,一举摘掉了“穷帽子”。除了苏龙辉,那受村建档立卡贫困村民苏国光、苏祥海,也靠种植青瓜脱贫出列。

  科学种植青瓜不仅仅在于有优质种苗,还在于推广生态环保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降解绳。

  脱贫村民苏祥海种植的青瓜基地,采用的就是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新技术。“依靠种植青瓜、豇豆和养羊等产业,2018年我挣了7万多元,今年还要养殖竹狸,力争总收入达到10万元,为孩子求学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苏祥海激动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从杨书记身上,大家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力量,我也希望加入党组织,像他一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烈的入党愿望,还体现在苏祥海家大门上的一副对联上:“春风送暖跨新纪,特色种养奔小康”,横批“永跟党走”。

  “要进一步创新党建扶贫,培养像苏祥海这样的入党积极分子,打造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杨小锋介绍,“那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民132户550人,由于发展槟榔、芒果、青瓜、豇豆、毛节瓜、南药等产业,2018年底都已脱贫出列;今年将继续开展志智双扶,不断激发脱贫村民的内生动力,在推行‘产销研一体化’模式中夯实全村增收致富的产业载体。”

  (海南日报三亚2月9日电)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