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1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高鹏)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除夕至大年初六出港人数31.1万人次,美兰机场的值机员用他们的热心、细心、笑容迎接步履匆匆的乘客,快速办理乘机手续,让他们踏上归途或旅途。
值机员潘露:能帮到乘客就是最大的满足
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美兰机场的出发厅仍人头攒动,23岁的潘露站在值机柜台里,面对每一位排队的乘客,她总是面带笑容,竖起右手打招呼“您好,请问您去哪儿,麻烦身份证递一下。”这个简单的招呼,她在春节假期间每天要站着说几千次。
海口美兰机场值机员潘露微笑着跟旅客打招呼。 南海网记者高鹏 摄
“我想要一个前排靠窗的位置。”“箱子里有玻璃工艺品,给我贴张易碎标签。”面对每位乘客的不同需求,潘露总是先点点头,尽量满足乘客的需求。“给您第六排靠窗的位置。”“好的,易碎标签给您贴好了,其他同事会小心搬运的。”
几十秒,潘露就为乘客办理好了登机手续,过程中,她还会提醒乘客充电宝锂电池只能随身携带不能托运,如果放在托运行李中要取出。待乘客的托运行李通过安检X光机后,潘露微笑着向乘客递去登机牌。
潘露是重庆人,在值机岗位上工作了4年,在她看来能帮助乘客就是最大的满足。2017年春节,潘露在岗位上工作,那天下午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推着行李车走到了值机柜台,看着老夫妇颤颤巍巍的步伐,潘露走出值机柜台帮老人家把托运行李放上了行李传送带。当得知老夫妇想坐飞机的前排位置,潘露向上级部门申请,为老夫妇争取到了第二排的位置。当老夫妇转身离开,其中的老奶奶又转了回来,拉起潘露的右手亲了一下。“那时瞬间感觉特别温暖,为自己能帮到乘客而特别开心。”潘露说。
海口美兰机场值机员潘露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 南海网记者高鹏 摄
潘露目前住在海口琼山区,每天早出晚归,2019年春节对她来说跟平常的工作没有区别,这是她第四年独自过春节,腊月二十九日是潘露轮休的时间,当天她和老家的父母、哥哥手机视频聊天。除夕,潘露根据工作安排,她清晨5点就到岗,开始一天的工作,由于当天出港人数较多,等她想起来要给父母回电话时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1点多。
值机主管王琳:工作日在出发厅“散步”近2万步
与值机柜台为乘客办理登机手机的值机员不同,值机主管王琳不用自己办理,但她要在出发厅来回巡视,确保及时处置晚到旅客、航班延误、航班超售、航班取消等各类情况,同时还要回答旅客的各种提问。
“南方航空的值机柜台在哪?”“姑娘,女儿想吃榴莲,你看看能带上飞机么?”“我的飞机很快要起飞了,怎么办啊?”各类乘客的不同需求,已经在地面服务工作19年的王琳非常沉稳,积极帮助旅客解决问题。
海口美兰机场值机主管王琳(中)在值机柜台解决旅客的突发情况。 南海网记者高鹏 摄
面对寻找值机柜台、安检口、洗手间等旅客,王琳能准确地为旅客指路;面对携带榴莲等禁止带上飞机的物品,王琳会耐心跟旅客解释相关规定,同时给出积极的处理建议;面对即将开始登机但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旅客,王琳会引导他们到特定柜台办理,尽量争取让旅客赶上航班。
出发厅里的来来回回,王琳在工作日平均每天要走近2万步,她和值机员一样,除了中午、晚上的半小时固定吃饭休息时间和临时上洗手间等休息时间,其余没有休息时间,尤其是在春节假期间,她每天早上8点到岗,一直工作到深夜,由于航班可能出现的延误、取消等特殊情况,有时甚至工作到次日凌晨。
19年间,王琳只有2009年春节期间趁着产假回到河北老家和家人过春节,除此以外的18年她总是工作在一线。2018年春节的一天,王琳正在巡视,手里的对讲机传来了值机员的呼叫,她赶了过去,一家4口人准备办理登机手续,但其中有一位已经怀孕32周的孕妇要办理乘机手续,但对方没有带相关的医生证明。
根据规定,怀孕28-36周需要有医生出具的证明才可以乘坐飞机,尽管对方没能提供,加上航班登记时间临近,王琳迅速给旅客提出建议,全票价的飞机票不需加差价就可改签,孕妇的丈夫陪着孕妇到机场医院进行检查。在王琳的可行性建议下,最终这1家4口全部顺利乘机,平安抵达目的地。
“面对需求不同的旅客,我们要平息他们的情绪,并及时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我们是‘民航人’,只要旅客能平安顺利回家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职责。”这是王琳经常给其他值机员说的话,今年的除夕夜,37岁的王琳就在工作岗位上值班到了深夜。
责任编辑:杨子薇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