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14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姚皓)2月14日,南海网记者从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一批)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应对全省商事登记难题。
海南原有的企业登记模式带有浓厚行政审批色彩,注册官分别归属于省市场监管局和各市县工商局,导致商事登记的标准、流程和尺度并不统一,且多为现场受理商事主体登记业务,提交的登记材料多,申请人申报企业登记不够便利化、人性化、智能化,不利于群众办事。
为破解登记难题,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商事主体可通过全省统一的登记平台(海南e登记)自主申报登记,由登记平台自动审核通过;特别情况需要人工核验的,由登记平台在全省随机选派注册官进行核验。
海南省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唯一登记机关,统一核发营业执照。市、县(区)、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再现场受理商事主体登记业务,但保留登记窗口,为申请人提供登记咨询、引导、协助办理等服务,便利群众办事。
“全省通办”的主要流程是:对商事登记申请人填报的格式化登记信息,登记机关通过全程电子化的登记平台自动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申报的非格式化电子文件,以及需要审核、核验的特别情况,由登记机关从全省范围内随机选派注册官依法进行审核。
据介绍,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是将海南全省作为一个城市整体,在全省范围内随机选派注册官,对全省的商事登记业务进行统一办理,有效调配注册官资源,以达到商事登记最大便利化。“全省通办”统一了商事登记的标准、流程和尺度,并打破了管辖地的限制,减少了注册官的自由裁量权。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即到即办,实现工商注册登记、印章刻制、申领普通发票、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等流程3个工作日内办结。
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是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第一批)中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海南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理顺监管体制,促进市场主体加强自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使更多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相关>>
海南开展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工作 已决保险赔付2.58亿元
探索全新融资模式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募集资金4.7亿元
责任编辑:肖秀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