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铁路轮渡调度员刘新威:指挥近百个岗位人员
每天下指令50余次 签报表20次
南国都市报2月14日讯 (记者王小畅 通讯员向勇刚) 2月12日是春运的第23天,上午9时,海南铁路轮渡调度员刘新威像平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海南铁路南港调度指挥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刘新威(通讯员供图)
刘新威与上班调度员一边交流着船舶动态、客货列进出岛、港口客流车流等情况,一边习惯性地点开电脑查看当天航班运行图,时不时还拿起潮汐表比对一番,遇到有疑问时,则反复和上一班调度员进行核实,直到完全弄清楚后才在《调度日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接过“指挥棒”当起“指挥官”。
其实,要当好这个“指挥官”绝非易事,不仅要对船舶装载规定、配载要求了如指掌,还要清楚地知道各岗位作业流程,了解潮汐变化、客流车流、港船设备运转等情况。另外,还要与港口、火车站、海事等多个部门衔接沟通。
“南港调度,铁3叫。”11点20分,对讲机里传来呼叫声。
“收到,铁3请讲。”刘新威迅速回复道。
“铁3申请进港。”
刘新威立马走到窗户边,瞭望港池内的情况,在确定并无其他船只后,再次回复:“铁3可以进港,请靠作业泊位。”
11点45分,粤海铁3号渡轮缓缓向南港作业码头靠近。此时,两台机车早已等候在铁路栈桥外,火车桥、人行桥、汽车桥均已被调升至合适高度,船舶、栈桥、客运、车管等10余个工种、近百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更是整装待发,各就各位,只待一声令下,便可进行系缆、船桥对接、货列连挂、汽车装卸等工作,新一轮航班作业在调度统一指挥下再次拉开序幕。
一个班下来,如此反反复复,一环紧扣一环,任何细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延误航班开行,甚至是取消。为了当好“指挥官”,刘新威每个班都要在各种编组、调车计划、工作日志等报表上签下自己名字近20次,收集和上报船舶吃水、气象潮汐、票源车位等信息30余次,下达“做好接船准备、三桥到位可以离泊”等指令50余次。
责任编辑:肖秀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