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1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苏靓 通讯员刘平)2月15日是海口江东新区灵山镇新管村委会大炳村的公期日子。按照惯例,当天村里每家每户都要来到村公庙祭拜,燃放鞭炮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子孙平安。大炳村村民张积二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村里的公期明显不同,“过这样干净的公期,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
只闻鞭炮声 不见鞭炮屑
今年大炳村的公期祭拜十分精简。美兰区新闻办供图
当天上午,记者在灵山镇新管村委会大炳村公庙看到,陆续有村民提着鸡鸭等祭祀用品前来祭拜,公庙里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与往常的祭祀活动不 同,大炳村公庙门前,竟没有发现一片鞭炮屑。只闻鞭炮声,不见鞭炮屑,这是为何?“电子鞭炮就是‘答案’。”新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世群指着庙门左右两侧各悬挂的一串电子鞭炮说。据了解,为响应市政府关于江东新区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号召,让群众在文明新风中过大年,灵山镇购买了100台电子鞭炮,每个村委会分发到4台。“哪个村举办公期活动了,我们就把“鞭炮”拿过去用,‘循环使用’,绿色又环保。”张世群介绍。
在大炳村公庙门前一侧,放着一个标示着“烟花爆竹、高香回收点”的纸箱,鼓励村民们将自家的烟花爆竹和高香回收到村委会。为让更多村民支持乡村环保,张世群自掏腰包,对支持回收工作的村民们发放小红包。回收箱里不仅有烟花爆竹,还有短香、细香。
“政府提倡文明过节,我们用电子香祭祖,年味也是一样的。” 大炳村村民张兴二告诉记者。“在春节前,我们发动村干部、城管、管片干警和公期的“公头”给村民们宣传禁燃禁放的知识,没想到村民特别支持,到目前已经回收了 30多份的烟花爆竹和各种香。从除夕到今天,大炳村没有出现任何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村民环保意识非常高。”张世群说。
移风易俗 环保祭祀成新风尚
电子鞭炮代替烟花爆竹,村民自觉回收烟花爆竹。美兰区新闻办供图
烧香、点蜡烛、供奉祭品、跪拜神灵、烧纸钱、点鞭炮,这是大炳村往年公期祭拜必经的流程。村民张积二说今年的公期祭拜格外“精简”——供奉祭品、跪拜,张积二的公期祭拜便完成了。张积二回忆:“往年一到公期,公庙烟火缭绕,香炉上密密麻麻的高香让人都插不进去,不小心还会被其他香烫到手,屋顶青烟冒不停。”今年的公期有了新变化,张积二说,“大家决定买电子蜡烛、电子香,纸钱烧一次就可以,鞭炮村委会买了电子鞭炮,更加环保。”灵山镇党委委员王小丽介绍,为做好移风易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文明过大年文明过公期工作,灵山节前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等人员近千人走村入户,发放了50000份宣传资料,让群众从思想上发生转变,自觉接受禁燃禁放。
责任编辑:曾令瑾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