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李昊)南海网记者从2月21日召开的海口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海口市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二,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18万户、注册资金3848亿元,分别增长20%、63.4%。
据了解,2018年,海口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极简审批”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网上办事大厅加快建设,“12345+营商服务”模式向全省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近半。海口爱奇艺知识产权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发行,成为全国首例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工商注册同城通办,“二十证合一”升级为“三十一证合一”。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服务民营经济工作专班。
2019年,海口市出台落实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四十条的具体实施细则,集中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和优化提升行动,加快培育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6万家、注册资金4000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行“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极简审批”和联合验收,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再升级,口岸通关效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围绕融资难、要素保障难、政策落地难、转型升级难、办事难等瓶颈问题,集中开展纾难解困活动,让民营企业像享受新鲜空气一样享受一流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杨子薇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