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淡村,海南文昌冯坡镇一个300人居住的村庄。村子虽小,但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见不到一丁点垃圾”。(详见南海网专题报道)
湖淡村的环境治理为何做的这样好?最大的亮点便是垃圾分类做得好。垃圾分类说起来容易,但目前在很多城市都没办法做好,在湖淡村为何就能行得通?
笔者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制度简单易操作。湖淡村的垃圾分类,吸收了外地先进经验,也结合了本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像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统一清理,有害垃圾统一处理,这三个“统一”,让所有的垃圾有了具体的去处,村民做起来也简单方便。
制度好操作,但也要大家都遵守才行。湖淡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离不开全村人的积极投入。湖淡村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是怎样形成呢?
一方面是村里的党员和有识之士的带头作用。村民云大吉是最早开始在湖淡村倡行垃圾分类的人。他早年在泰国、香港、深圳生活过,回乡后把外地先进的垃圾分类经验带回村里,从自己开始做起,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做。有这样的人带头,村委会和党员干部积极推进,湖淡村人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增强。
垃圾分类做起来后,村子干净了,整洁了,村民体会到了好处,自觉意识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四年来长期坚持不懈,并不断完善,形成村规民约,最终内化成村民的行为习惯。
乡村治理是个大工程,垃圾分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但细节之中见真章,从湖淡村的垃圾分类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南农村在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比如基层党组织在村规民约形成中的核心推动作用等等。从“湖淡实践”我们还可以深刻体会到,人是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内核,找好方式,用对方法,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建设美丽乡村,海南乡村振兴,指日可待。(魏燕)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