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当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集体发声,表示坚决落实网络“提速降费”。这意味着,在历经9年的试点之后,“携号转网”终于有望“转正”了。海报集团全媒体理评中心为你整理了部分媒体的解读,请看——
1、携号转网备受期待,因为这是打破垄断的根本性措施之一。目前,各大运营商接连推出性价比更高、技术更先进的网络服务和流量套餐,给激活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但用户面临的一大障碍却在于,手机号码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更换或者不方便更换到其他运营商去。比如,有的运营商规定办理了某些套餐之后,相当长时间内不允许更换运营商;有的消费者一个号码用了很多年,绑定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迁移换号码的无形成本太高。随着携号转网的推进,这些顾虑都将不复存在。(广州日报:张涨)
2、“携号转网”消除运营商们的“霸权”思维和行为,倒逼它们回到以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轨道上。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依靠资源优势,围“城”自营,通过号码粘性和各种套餐服务等营销手段,隐性约束着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权利。“携号转网”等于拆除了它们自营的“围墙”,要求它们在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里,凭真本事赢得用户的青睐和选择。(千龙网:池青)
3、运营商出于业绩需要,不想让自己的“盘中肉”流到竞争对手的口中。所以,要想今年实行全国范围内自由携号转网,不能只看运营商公开表态,还要看其实际行动。如果言行不一,应该采取有效办法鞭策运营商,让运营商积极主动支持“携号转网”。怎么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笔者以为,应当采用“胡萝卜+大棒”的方式,即有奖有罚。(北京青年报:冯海宁)
4、政府层面已立下责任状,还就自由“携号转网”的实现给出了最后期限。接下来,相信监管部门也会拿出巨大的魄力,完善携号转网规则的制定,向运营商的霸王条款说不,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在政策驱动之下,希望运营商们也顺势而为,取消对用户携号转网的诸多限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用服务和价格争取用户中去,这样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新京报:于平)
5、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政府工作报告送出的这个民生“礼包”赢得广泛点赞。换网成本过高,是不少手机用户的烦心事。自由“携号转网”,就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谁的服务好就选择谁,这有利于改善消费体验,也将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期待“携号转网”切实落地,把实惠带给百姓,让企业更有动力。(新华微评)
6、当市场对资源配置失效时,政府推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从接听免费、取消长途漫游费,再到流量资费的不断下调,我们都看到政府部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的巨大作用,这次也不例外。首先,按照相关法规,运营商必须充分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其次,相对于零散、弱势的消费者,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代表消费者向运营商施加压力,倒逼他们回到正常的商业竞争中来。(红网:宋鹏伟)
7、传统通讯产业都能携号转网,互联网更没道理封闭落后。擅用屏蔽手段,侵犯了用户权利,不该成为惯常做法。携号转网的开放精神,互联网企业该好好学。莫再人为设置障碍,让用户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行走。行业发展需要开放心态,如果没有,就该约束它必须有。(荆楚网:舒圣祥)
责任编辑:韩慧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