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忘记带驾驶证是一件让很多司机头疼的事。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崔荣华提议,驾驶证和身份证是同一个号码,取消驾驶证,通过信息、大数据应用和生物技术,将驾驶资格绑定身份证。
这个话题也引起网友的热议,冲上热搜话题榜。
理评君为您整理了各方观点。
我们先来看看赞同派怎么说。
观点:构建以身份证为载体的“一卡通”确有必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忘带驾驶证,从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出行,优化机动车驾驶员信息管理来看,个人驾驶资格绑定身份证的时机已经成熟。(齐鲁晚报网 史奉楚)
观点:“取消纸质驾驶证”是时代的必然
目前,微信、支付宝支付,让人无需携带信用卡或借记卡。某种意义上说,身份证捆绑驾驶证会比传统的纸质驾驶证更安全,比传统驾照更加灵活。如果你的地址或个人信息变更,便可以很轻易地跟着身份证更改,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希望各地能尽快实现驾驶证与身份证捆绑。另外,不妨将其他一些证件信息等也尽可能地与身份证件捆绑,最大限度地实现“减证便民”。(红网 胡建兵)
观点:读懂“取消驾驶证”背后的深层民意
这个建议背后的深层民意就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大数据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各类证件管理应该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应该走向电子化、数据 化、生物化了。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也是老百姓对各级管理部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积极推行“放管服”改革,就是要告别传统思维工作模 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打造现代思维模式。各种证明、证件的验证完全可以网络跑路,不用群众跑路了。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个技术条件,关键是我们的部门管理的 制度改革、技术手段有没有跟上。不仅仅是“取消驾驶证”,还有公务员考试中各种证件的交送,不一定非要让考生千里迢迢去交证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交送,实 现电子化、网络化。技术有了,老百姓需要新技术服务,我们必须跟上,与时俱进。(天府评论
)也有表示反对的。
观点:取消机动车驾驶证是“因噎废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证件电子化的确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各地方政府的治理手段和水平也有差异。如果要在全国 “一刀切”地推行驾驶证的“无纸化”,势必要对现行的驾驶资格管理体制进行大改动,其背后需要耗费的行政成本和技术支撑,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能在短期内提供的。
身份证是使用场合最多、频次最高的证件,民众相应地则希望身份证能够尽量少地显示个人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所以,不少民众恐怕很难把接受把较为私密的驾驶信息和身份证绑定。驾驶证改革必须要统筹全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目前的驾驶证管理制度大体顺畅、白璧微瑕,如果仅因这“微瑕”就立刻大动干戈,恐怕就是“因噎废食”了。(红网 王夙)
还有表示言之尚早的。
观点:将驾驶资格绑定身份证,恐言之尚早
比如,在目前整个社会发展仍存在很突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许多边远地区网络信号覆盖事实上仍不充分、不稳定的背景下,要想完全彻底地取消纸质驾驶证,是不现实的。因为,一旦施行完全电子化的驾驶资格制度,要想确保驾驶资格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查验管理,网络信号在所有地区的充分稳定覆盖,实际上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到,机动车驾驶证及相应的个人信息的电子化,固然有其“便民”、“发展趋势”的一面,但同时,它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风险和副作用的。比如,可能加剧个人信息被泄露,乃至被滥用、盗用、冒用的各种风险和副作用。而在目前我国相关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仍然并不十分健全完善,仍存在许多短板和漏洞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和副作用,尤其不可低估。(网易明话频道 若夷)
媒体观点都这么热闹,我们再到微博上看看网友观点吧!
我觉得驾驶证可以不取消,但是驾驶证和身份证信息绑定很有必要,以后开车出门就可以不用非要带驾驶证,身份信息的话,推广电子身份证明这样也很有必要,毕竟年轻人出门都只带手机,这样很方便,不需要再带个臃肿的钱包,还要害怕被偷手机的话,基本不离手,被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新浪微博 老干妈炒老酸奶还喂你)
这个确实,每天带那么多证件真的很麻烦,值得推广,大数据时代,没必要两个证,同意得不行,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出门钱包都很少带了。(新浪微博 迷路的木子洋洋)
这个提议不好 这样就很多人敢只拿着身份证上路而实际没有驾照了 每次要碰到警察临检才可以查出来这类人。 社保卡和身份证都是可以绑定的,但是社保卡是有关钱的部分,没带身份证件还能在重要的时刻证明一下自己的。不合并也好的。(新浪微博 january_chu)
并不好,独立证件还是独立开好。举例:有一次我身份证被拿去公安局刻公章了,当天我着急出差,于是我就用了护照买了火车票。这就是独立证件的好处,可以分身使用。(新浪微博 苏纪宁)
说实话我觉得各证合一既方便也不方便,国内办很多事情都得用身份证,如果是企业法人更是经常得借出身份证办理各种事务,什么都得用身份证,有时反而给个人造成不便。(新浪微博 YYP颜宇鹏)
同意!而且建议用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逐渐代替证件。(新浪微博 2012SayGoodbye)
责任编辑:魏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