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晓谈第二期:为基层干部“减负”何以赢得热烈掌声?
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时,永生注意到,当李克强总理说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会场上立马掌声雷动,经久方息。说来凑巧,永生昨晚与一位常年在扶贫一线忙活的同学聊天,他坦言: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减负”的一系列表述,说到了他和同事们的心坎上。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干部累不累、苦不苦?看看他们手机上的运动轨迹,翻翻他们的工作日志,听听他们自我解嘲的话儿,人们心里就有数了。谋脱贫、促振兴、抓环保,等等,这些已经够基层干部忙活了,如果再动不动被叫去开虚头巴脑的会,时不时要迎接“突击检查”,隔三岔五又得填表报数,他们哪还有精力服务群众?哪还有功夫创新治理?道理明摆着,可有些人却不懂,也许是懂装不懂,归根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值得欣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对解决这些问题态度坚决,而且刀刃向内,给国务院及其部门定下精简会议、压减文件的“任务书”。
然而,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基层干部“减负”也是如此。它考验的不仅是各级政府抓好落实的执行力,还有转变工作方式的主动性。比如,会议大幅精简了,怎样才能更好地部署开展工作?填表报数大为减少了,怎样才能摸透基层实情?督查检查大大压缩了,如何才能盯紧工作进度?答好这些必答题,需要开动脑筋,来个全方位“转型升级”,否则,指望走老路子,注定要碰鼻子。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互联网+督查”,就是一种示范,也是明确的指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在有益的事上,就会创造价值;用在无谓的事上,就是浪费。让“减负”礼包落实到位,是对基层干部关爱,也是对事业负责。对海南而言,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之路上跑出加速度,同样需要下大力气“减负”,让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相关链接>>>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