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漫评论·两会晓谈丨生态“高颜值”,还得大家添能量
今年的全国两会哪些词最热?日前,人民网运用大数据技术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出来了,“污染防治”这个词儿“亮眼睛”:3月11日到12日早上8点,有关污染防治的新闻报道接近13000篇,微信文章超过12000篇,APP文章也有4700篇之多。“污染防治”高频率出现,说来也是情理之中。老百姓渴望绿水青山,习总书记下团组再三叮嘱,政府工作报告划了重点,“污染防治”想不热都难。
这几年,防治污染的成绩,大家的感受是很直观的——蓝天多了,水变清了,大地变绿了,污染事件更少了,总而言之,生态“颜值”日渐高了。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付出。说到这里,永生想给大家推荐网上很热的一段视频。视频讲述一位叫帕提古丽·亚森的新疆女青年和她的同事们,十几年如一日,用脚丈量沙丘,用双手铺设滴灌管道、植树造林,硬是在茫茫沙漠中筑起一条“绿色生态长廊”。防沙治沙人的故事,正是那些治理环境的人们奋斗拼搏的一个缩影。
正如有人所说,污染防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成功固然值得欢喜,但更大的挑战可能还在后面。让生态“颜值”越来越高,需要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保持定力、再接再厉,也需要每个人热情参与、共同发力。头顶一片天,共饮一江水,谁都不是“局外人”。如果连关系到自己生活质量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关心,连自己的家园都不愿意动手去治理,即便环境的“面子”一时靓起来,最终也会因为没走进生活、缺乏“气质”而退回原形。我们常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其实,“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也是非同一般的压力。因为,从好到更好,有时比从差变好更难,尤其需要大家共同行动添能量。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