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现场|真正的AI时代何时到来?理论向左,商业向右,电影遥遥领先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有60年了,如今仍处在”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阶段。好消息是,在过去的三年之中,人们虽然不至于“谈AI而色变”了,但我们仍然不知道,未来AI如何应该影响人们的生活。3月27日,论坛举行 “AI+”时代来了吗? ”分论坛。

  人工智能与商业应用

  作为分论坛上唯一的重量级科学家,现代密码学之父、图灵奖得主、Cryptic Labs 首席科学家惠特菲尔德·迪菲回忆称,自从1962年的春天初次接触人工智能,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人对于AI到底可以解决哪一类的问题,有任何具体的定义。现在人们对人工智能怀有很大的热情,觉得它可以做非常复杂的事情,可以解决非常复杂的场景,这是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而对于在场其它企业界嘉宾而言,人工智能的商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发现和创造。

  在医疗行业,雷夫·约翰森 指出人工智能将从三个方面辅助医疗。第一,了解生物学上的细胞基因排序和工作方式,第二,通过AI技术来定制个性化的药品;第三,通过数据,医生可以正确掌握患者信息,更加高效地治疗病人。但他同时指出,虽然99%的人都希望在急诊室可以很好的治理,但很少有人愿意公开他们的数据。所以在数据隐私保护上,最好让人们总是可以看到自己的数据在被用来做些什么。

  小米机器人袁辉表示,如今AI也在走入一场困境,到底AI的未来之路在哪里?他认为未来要实现两个突破。第一是理论上的突破,现在AI对数据处理是非常初级的,整个人工智能也没有突破过去的理论框架,未来可能会进入研究上的困境,因此需要先从理念上进行突破。

  第二是应用的突破,为什么过去60年AI应用都失败了?因为它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益处,人类也没有体会到AI带来的价值。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尝试将AI应用。随着算力算法不断突破,我们可以看到AI会更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不断产生价值。

  在全球旅行领域,席伟航表示,携程现在实际产生几百万张订单,其中100万张是机票的订单,还有100多万张是酒店定单,还有很多是旅游度假的,还有用车的,各种出行场景下的需求。由此带来的各种咨询业务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熟练的人工客服每天可以处理的机票订单最多也就是30张,成本非常的高。但自从携程引入人工智能之后,一些标准答案能通过语音智能识别,有些问题人工智能回答的满意度接近100%。我们估算了一下,今后可能有70%到80%的呼叫电话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分担。

  在硬件上,陈文琦认为,硬件对驱动AI革命非常重要。现在还有很重要的一块,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教育问题。不只是在大学,在高中甚至是高中、小学都在学习什么是人工智能。所以未来人们将需要全面学习AI。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语言有三种,第一种是英语,第二种是中文,第三种是电脑语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AI。

  他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会有8亿份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未来30%的工作被取代掉不是坏事,人们可以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而在技术层面,百度这样的企业仍扎根于算法和应用,但尹世明也同意,如果想把AI变成应用,必须有一整套的产业链提供支撑。比如说要有云计算的能力加上边缘计算的能力,有端到端的基础设备的改变,在现实中为硬件贴上数据标签。他还提出,百度认为把A(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B(Big Data即大数据)C(代表Cloud Computing即云计算)结合起来,就可以把AI从理想变成现实。

  人工智能比任何事物更接近人类的思考模式

  对于人与AI之间的关系,惠特菲尔德·迪菲直言:虽然我们现在并不清楚计算机能不能真地思考,但它却比任何其它事物都更接近于人类的思考模式。相对于50万年前的人类,现在人类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但也许100年以后,AI与今天的“原始人类行为”又会完全不同。

  袁辉认为,人类和AI的关系就好像是亚当和夏娃与苹果的关系。苹果已经被吃了,所以AI一定要和具体的社会和商业结合,要产生价值,否则永远就是一个实验室的产品。现阶段,人工智能的伦理规则是人类制定,就好像是人类养的一个孩子,18年后这个孩子是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还是用一把刀对着你,这是人类自己决定的,所以人类一定要做好自己,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意义。

  但发言嘉宾都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与电影中“终结者/天网”类型的人工智能仍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在现阶段看来,人工智能仍在人类的控制之下,选择权仍然在人们的手中。

原标题:博鳌现场|真正的AI时代何时到来?理论向左,商业向右,电影遥遥领先

责任编辑:郭微微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