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 | 武大“和服赏樱”争议再发酵 各方观点你pick哪些?

  3月24日,一年一度的“武大樱花节”,再度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舆论波澜。当天,两名游客结伴前往武汉大学观赏樱花,其中一名游客穿着看上去是和服的衣物。结果,在入校时遭遇了保安的阻拦,进而衍生出了肢体冲突。请看现场图片——

  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与武汉大学保卫人员发生冲突

  这事放到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有的指责校方粗暴对待游客,有的批评当事男子硬闯还狡辩;有的说,樱花是日本人种的,中国人穿和服去本就不合适;有的则表示禁止和服入场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月25日上午,武汉大学110回复,2002年,校方曾出台过文件规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赏樱。

  当天,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动联系记者称,他穿的是唐装吴服,不是和服。“我爱国,我没穿和服,我是中国人。”

  3月26日,武汉大学方面发出官方通报,表示两名游客其中一人进行了预约,但另一人并未预约,保安阻止未预约游客入校之后,双方发生了冲突,这才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随着事情真相的进一步明晰,舆论场的争论已进一步发酵,理评君为您收集了几处有代表性的观点,下面就来看看吧。

网络图片

  (1)“和服赏樱”必须注重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不容践踏,血泪历史不可淡忘。当年轻人敢于将“和服”穿进曾经的日军中原司令部,当年轻人试图以“和服”来为满树的樱花即景时,就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重视。在“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的口号反复宣传之时,如果得到的只是年轻人樱花树下的嬉戏,引发的只是“樱花真美”的感慨,那我们的民族还该怎样挺起脊梁? (荆州新闻网 徐仲举)

  (2)穿和服不能在武大赏樱花是什么逻辑?

  单单就情理上而言,难道武大没有足够的胸怀欢迎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来欣赏樱花?想必,武大的胸怀足够宽广,来者都是客,不必区分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穿着什么衣服。何况,在武大的樱花树中,就有来自日本的。(红网 杜建锋)

  (3)穿和服赏武大樱花怎么了?

  武汉大学樱花美景享誉全国,每年的整个季节都有大批入校赏花,其中自然有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不同国籍的友人来往。面对多元文化的流动,用开放、善意、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体现不仅仅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开放,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包容。(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4)武大“和服赏樱”风波,何必上纲上线

  如今武大的上千株樱花,大多都是中日建交以后日本政府和民间友好团体赠送的。这些绚烂的樱花所代表的,不是国耻也不是狭隘,而恰恰是和平和包容。也真心希冀,由赏樱花衍生的话题更多的是关于和平与包容,而不是互撕和内耗。(新京报 孟然)

  (5)对武汉大学要多些理解

  一些人指责武汉大学此举缺乏胸襟,不符合大学包容自由的精神,更有人将之上升为“文化自卑”的角度。这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无病呻吟,哗众取宠。

  武汉大学樱花有特殊的历史,武汉大学有此规定也有自身特殊的原因。对此,我们应多些包容,不能动辄上纲上线。(央视网)

网络图片

  (6)樱花节“和服争议”,别被情绪与立场牵着鼻子走

  不论“禁止和服入校”的规定是否合理,这种极不明确,且并未以书面形式充分公示的规定,都是导致各种纠纷发生的“温床”。对武大而言,如果希望类似纠纷在未来不再发生,最好能将所有规定以书面形式正式固定下来,并主动公开,以便在纷争发生时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光明网 杨鑫宇)

  (7)武大樱花,穿“和服”能赏吗?

  这些“未明言”的约定俗成,背后还是大众文化心理,以及对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理解问题。铭记过去不是固封困守,而是要进步超越。多元、包容、合作,才有未来。简单推演就可知某种狭隘对立逻辑的荒谬:全球化的今天,除非“素面卸妆徒步”,否则甚至难以理直气壮赏花了……( 燕赵都市报 李晓亮)

  (8)“和服赏樱”:与其回避,不如“脱敏”

  作为保安和部分游客来说,面对和服赏樱,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形成的民间外交禁忌,已经落后于时代所需。

  大学本有开启民智的责任,武汉大学作为中日友好樱花的场地,就不应仅仅避免矛盾,甚至矛盾暴露出来后,还在回应中一味回避。(新京报 刘远举)

  (9)“和服”事件与武大樱花

  “和服”能不能进入武大校园赏樱,是一个有争议的约定。当然校方也有权利,同意某一部分人进入校园,或者拒绝某一部分人进如校园。如果争议过大,不妨搁置这个条款,包容它,宽容它。

  从“和服”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武汉大学是开放的,是包容的。(经济观察网记者 张晓晖)

  观点真不少,各有各的理,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启发,避免类似的不愉快事件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