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嘉宾热议消费变革——
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
3月28日,“消费的趋势:降级,还是升级?”分论坛现场。本报记者 袁琛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王培琳
近两年,社会各界总是热议“消费降级”的话题。消费降级忧虑的背后,折射出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中国的消费市场趋势是升级、降级还是分级?3月28日晚上,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消费的趋势:降级,还是升级?”分论坛上,多领域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中国消费市场面临的转型升级问题。
消费升级是绝对的
“当一个经济体连续30年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同样增长的时候,消费升级是绝对的,消费降级只能是相对的,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针对某一人群会出现消费降级现象,总体来说市场在不断分层,但无论你在哪一层都是在升级。”易凯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给出了这一看法。
论坛嘉宾纷纷从各自的消费领域给出了类似的阐述。
“我们不能拿四五线市场、农村市场去和北上广深市场比,不能认为拼多多销量增长就是消费降级。拼多多增长是对拼多多覆盖的群体的消费升级,总体而言,每个消费市场都在升级。”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俊洲说。
玛氏集团高级副总裁安迪·法罗说,中国的生活水平在过去30年提升了15倍,英国只提高了2.5倍,中国的消费者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谁都不希望有更低层次的消费产品。
“从电影行业看,过去的10年肯定是消费升级的10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中磊说,在10年前,中国的电影观影人次,10个人里面一个人一年看0.1次,去年变成一个人一年可以看2次,这是巨大的升级。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王英伟也认为,长远来看,消费一定是增长的,一定是升级的。
消费升级将促产业转型
既然消费升级,那么,如何将消费升级跟产业转型结合起来?
嘉吉集团亚太区总裁安博泰认为,行业的转型变化与消费升级是相连接的,中国有10年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这和工业革命也密切相关。通过市场结构、农业、供应链的变革,让机制不断优化,从而改变全球的供应链,让全世界的农民可以持续投资,让更多的人受益。
安迪·法罗说,在消费升级的年代,推动产业转型,首先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善产品和服务。同时,由于人们的网购习惯已养成,企业要升级公司整个产业系统,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王俊洲认为,5G时代的来临,最明显改变的是家里智能环境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零售商也会发生产业变化,譬如,零售商以前是搬运工,但当供应链和服务链深度整合时,搬运工可能同时还是安装工程师,这不仅是产品升级,服务也要升级。
“电影是娱乐、文化层次的消费产品,所以将来它更重要的还是产业升级。”王中磊说,电影产业的升级,不是自身内容方面,更多是复合式的,譬如做不同消费品的相互联动,在愉快的环境中可以有非常多的新体验。
消费的可持续性是方向
此外,在分论坛上,“可持续”是被诸多嘉宾屡次提到的一个词语。
安迪·法罗认为,关于消费,最关键的是要确保可持续的消费。一方面要探讨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要探讨经济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国家和世界的未来。
安博泰说,未来我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亚洲食品进口中,中国是最大的驱动市场,从长期的和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带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消费的可持续性”。
嘉宾们一致认为,为了确保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势在必行。
(本报博鳌3月28日电)
责任编辑:谢军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