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4月2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近日,海南连日高温,为保障企业应对夏季高温天气,4月23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企业夏季高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全攻略。
据了解,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轻者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有头痛剧烈、昏迷,甚至引起死亡。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职业性中暑的发生:
(1)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
(2)高温车间建立空调休息室,休息室温度为25~28℃;
(3)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温度低于常温;
(4)针对露天高温作业,调整工休制度,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
(5)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认真做好高温季节到来之前的体检工作,避免职业禁忌证者从事高温作业,如Ⅱ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患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此外,炎热的气候非常有利于有毒气体的挥发,增加了职业中毒的风险,为了预防职业中毒,要做好以下几点:
(1)采取设备密闭、机械通风措施,降低毒物浓度;
(2)进行车间空气检测,避免职业中毒;
(3)进行入职前职业健康检查,避免职业禁忌证者接触有毒物质;
(4)做好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监护,早发现,早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健康危害进一步扩大;
(5)根据作业特点,为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6)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加班,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工作场所。
责任编辑:肖秀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