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南丰镇油麻村57户桑农抱团养蚕 走出乡村产业振兴路

  南丰镇油麻村桑农正在喂蚕。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南海网、客户端儋州4月25日消息(南海网见习记者李绍远)“去年养了两批蚕,收益3000多元,比平时做农活赚的多多了。”4月24日,南丰镇油麻村委会贫困户林志慈乐呵地对南海网记者说,很感谢村里的马书记,是他带领大家一起种桑养蚕,让原本贫困家庭脱离了困境。

  林志慈家庭里有6口人,家里的3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因为缺乏劳动力导致贫困,被当地镇府纳入贫困户。在南丰镇油麻村委会,还有56户贫困家庭,他们和林志慈一同发展桑养蚕产业,给家庭增收。

  村书记带头 57户农户抱团发展种桑养蚕业

  林志慈口中的马书记正是油麻村委会书记、主任马利权。他是油麻村种桑养蚕最早的开拓者和带动者。

  马利权回忆说,2014年,他带人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深入考察调研种桑养蚕产业,通过考察,发现种桑养蚕产业确实可以带动和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并且发现油麻村委会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琼中很相似,最后他决定将种桑养蚕产业引进到油麻村委会。2017年,马利权领着村两委干部开始试种桑树,为村民脱贫致富“探路”。

  “我自家30多亩桑园,长势良好。”他说,种桑养蚕属于“短平快”产业,15天便可以收获一次,一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收益可观,市场十分广阔。近两年来,马利权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扎实的技术管理,一心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净赚10万元,并带动村里许多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2017年由镇政府牵头,该村委会成立殷芃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海南自贸区科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公司给农户提供蚕苗和技术,合作社牵头、协调合作事宜,农户以自家荒地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产业,目前已有57户农户参与种桑养蚕,其中有15户贫困户。

  2018年,南丰镇油麻村委会通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农户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全村桑农蚕茧总收入达120万元。

  南丰镇油麻村委会田地里,连片的桑树苗成排成行。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村委会打造特色产业 走产业振兴路

  如何才能尽快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在该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黄魁梧看来,关键在于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他说,油麻村委会将进一步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打造油麻村委会特色产业,动员更多农户加入种桑养蚕产业,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桑树受雨水影响很大,解决了灌溉问题,就彻底解决发展种桑养蚕的瓶颈。”黄魁梧说,现在村委会计划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到时候将会直接回收农户们的蚕茧、桑葚、蚕粪、桑枝等,形成产业链。”

  据介绍,目前,油麻村委会已经种植桑树600多亩,今年9月计划再扩种120亩连片桑园基地,逐渐摸索出一条通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之路。

  4月,大地生机勃勃,南丰镇油麻村委会田地里,连片的桑树苗成排成行,桑树快长到1米多高,葱茏茂盛。在烈日下,几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桑叶。“目前已经种了5.5亩桑树,养了6张蚕,每张约有3万只蚕。今年我们还打算继续种养,给家庭创收致富。”对于未来,林志慈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