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昌化江与琼乐高速将番阳镇围成一个类似于“嘴唇”的形状。截图
种植面积从1000亩扩大到1600亩,亩产从5000斤提升至约10000斤,收购商从东挑西拣变成了排队收购,2019年初,五指山市番阳镇传统种植作物——青瓜,实现了这样的“逆袭”。
日前,南海网记者来到五指山市番阳镇,试图寻找那个支点并复盘这场“逆袭”。
番阳镇位于五指山市西北方,昌化江在此缓缓流过,琼乐高速在山间如龙盘旋。从地图上看,它们二者刚好把番阳镇围成了一个“嘴唇”形状。这个“嘴唇”的中、下部分,正是番阳镇的一片片田洋所在。
番阳镇种植冬季瓜菜由来已久。特别是青瓜,以2018年为例,其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占整个五指山地区80%左右。可以说,这就是番阳镇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也是帮扶干部们着重考虑的产业扶贫措施之一。
然而,由于连年种植,番阳镇重茬地块增多,枯萎病等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种植品种繁杂等原因,番阳镇的青瓜产业一度面临存活率低、产量低、价格低的“三低”困境。
究竟应该怎样让青瓜这项“老”产业焕发新活力?2018年1月,一个年轻人的到来,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这个年轻人名叫黄庆文,他是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繁研究院”)的一名技术员,这次来到五指山,他多了一个身份——番阳镇挂职科技副镇长。
这番话并没有立刻说服村民,由于固有的种植经验和担心可能存在的风险,再加上有些村民已经完成了育苗,2018年番阳镇的青瓜产业依然延续着“老路子”。
听说镇里要举行技术培训,番阳镇众多村民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摄
看到了新品种的优势,学会了嫁接技术,包括269户贫困户在内的番阳镇村民们种植青瓜的热情越来越高,“老产业”重新焕发了充足的发展动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番阳镇向五指山市农业、科技等部门申请到32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购买了近70万株“驰誉505”的青瓜苗,并按照每户扶持一亩、每亩2500株的方式发免费放给269户贫困户。
“有很多徐跃丙这样的贫困户,看到政府大力扶持,他们就在免费领取一亩种苗的基础上,还自己掏钱购买种苗、承包土地,其他村民种植的积极性自然更高。”黄庆文说,2019年番阳镇青瓜种植面积总计达到1600亩。
2019年初,番阳镇的青瓜迎来上市,实现了存活率高、产量高、价格高的新突破。通讯员 吕光强 摄
2019年初,村民采摘好青瓜,准备拉到镇上销售。通讯员 吕光强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五指山5月6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 叶子青 通讯员 黄文华 刘钊)
责任编辑:郭微微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