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5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任桐)“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是令世人瞩目的事业。”在5月21日举行的2019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发表演讲时如是说。
黄奇帆认为,建设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和国内另外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5个不同之处:
第一,海南既可以像国内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一样,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同时也可以开展建设当今世界开放水平最高的自贸区、自贸港的工作,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离岸金融等一系列最开放的工作。
第二,国内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一般都是120平方公里,海南自贸区、自贸港是3.5万平方公里,整个海南岛都包括在内。
第三,海南岛四面环海,是一个离岛,这样就可以大力实行开放性政策,这个地方也是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最好地方。
第四,对于海南来说,海南省委省政府、各个单位同时也是自贸区、自贸港的政府机构、单位,可以全方位的转轨推动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
第五,海南拥有30年经济特区的基业,900万人口。这些都将成为自贸区、自贸港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在黄奇帆看来,探索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要制度先行,可在12个方面探索新制度,对12个方面,他总结为“1+5+6”。
“1”是指,应该有一个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发展条例,这是一个总体的基础性的制度条例;
“5”是指,应该有5个带有全局性的专项制度、专项法规,包括体现自由港要求的海关管理条规,最为开放的金融管理规则,适用于自由贸易港的人口迁徙、落户、生活管理办法,对接FTA的国际化、法制化、便捷化营商环境制度,确保整个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更高的环保制度。
“6”是指更为开放的领域制度。比如说,开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互联网领域。
“总的来说,要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条例清楚的制度,要有一些大投资大产出、没有污染、各种人才集聚的项目。”黄奇帆说,有这样的一批项目启动,若干年后,应该对海南的发展会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邓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