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5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5月21日,2019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在主题为“更好的营商环境:公平、法治”的全体会议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分享了上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并提出对于自贸区营商环境的思考。
在首届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现场,与会嘉宾交流讨论。南海网记者 姚皓 摄
陈彦峰介绍,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年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18年底,累计新设立企业5.9万户,实到外资263亿美元,54项扩大开放措施落地2800多个项目,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达到2300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浦东四分之三的生产总值。
“今年,上海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2.0版。”陈彦峰表示,唯有营商环境才是城市发展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率先在企业开办项目、开工、不动产登记、贸易通关方面跑出了自贸区的速度,努力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结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陈彦峰就如何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谈了几点建议:一是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优化提升开放型经济环境;二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三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优化提升科技创新环境;四是加快构建法治政府,优化提升自贸试验区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吴婵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