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5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5月21日下午,一场题为“自贸园区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专题研讨在2019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国际论坛期间举行,来自商界、学界的多位大咖为海南如何以服务贸易为核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言献策。
“自贸园区服务贸易开放发展”专题研讨围绕服务贸易监管和服务领域的负面清单、服务业市场与服务贸易全模式的对外开放、服务贸易的制度创新、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指标体系、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经贸规则等议题展开研讨。
在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李东红看来,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给予了海南制度上的优势,海南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制度上和模式上的创新。首先是利用更大的自主权和量裁权,为更低关税和更便捷的通关做制度建设;其次,需要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最后,海南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放开手脚,真正开拓创新,找到好的方式去整合国内外资源。
此外,李东红还建议海南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过程中,应关注全球发展趋势,将最新的科技和数字经济贯穿到制度建设和发展模式中。
普华永道中国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服务部合伙人高骏杰则从建立自由贸易服务贸易的制度创新方面为海南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要有良好的前瞻性,良好的顶层设计能够帮助我们想清楚从哪个方面进行服务贸易的创新,进行整个体制的对标和突破;其次,要根据市场主体需求设计创新制度;最后,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这个主要在于政府服务人员在项目审批时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政府自身“放管服”的态度和公务员的素质、眼界和经验对服务贸易的制度创新至关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仲裁员李虎认为,目前中国的仲裁服务业大而不强,和法院诉讼案件相比数量差距大,仲裁机构区域差距明显,高质量发展不足,国际化水平偏低。他建议应利用自贸园区的灵活政策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商事仲裁法律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仲裁到中国来,全面服务自由贸易园区建设。
责任编辑:吴婵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