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澄迈9名少年结伴到小区游泳 11岁男孩深水区溺亡

  澄迈

  心痛!又一孩子游走了

  9名少年结伴到小区游泳 11岁男孩深水区溺亡 泳池方:承认失职并赔偿48万

 

涉事泳池。(警方供图)

  5月19日,澄迈县金江镇11岁男孩小陆,与其他8名同学相约,到镇上一个泳池玩水。然而,孩子们刚下水不到半小时,就传出噩耗。记者从澄迈县公安局金江派出所核实了解到,小陆在泳池游泳时发生溺水。经抢救无效,当场身亡。经协商,双方已达成和解。

  事发时,泳池救生安全员去哪了?孩子怎么会出现在深水区?事件经过和监管问题,引起公众高度关注。这起小区泳池内溺亡事件,值得警醒和反思。

  □南国都市报记者 石祖波

  事发

  少年泳池游泳

  深水区溺亡

  5月22日,澄迈县公安局金江派出所副所长谢吉对该事件进行通报。经调查,当天下午14:30左右,吃过午饭后,小陆跟8名同学从澄迈金安农场来到金江镇玩。因天气炎热,9个孩子相约到金江镇世纪花园小区的泳池游泳。孩子下水后不久,泳池救生员发现了异常。

  “经询问,小陆跟其他同学是14:30游泳池集中开放后一起下水的,被告知只允许在浅水区。但因浅水区距离与深水区不远,当其他孩子在旁边玩水时,小陆已从游泳池的正中央漂浮起来了。”谢吉介绍。

  “泳池救生员发现后,赶紧对小陆进行施救,有人报警并联系120。”民警和120很快赶到现场,经过半小时的施救,小陆未能恢复心跳和呼吸,被宣告当场死亡。

  质疑

  孩子为何能进入深水区?

  小陆的父亲陆先生反映,事发时,他正外出打工。听到孩子出意外的消息后,他立刻赶回了金江镇,正好遇到救护车送孩子去医院。可最终,孩子还是没有救回来。据陆先生介绍,与前妻离婚后,小陆由其抚养,生母再婚。平时,小陆比较独立。

  记者了解到,涉事泳池共分两个区域,靠近入口的地方为儿童区域,水深只有几十公分;而两米外,就是成人区,水位最深的地方达到1.7米。

  此外,泳池显眼位置,张贴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以及救生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泳池注意事项中明确写明:1.4米以下儿童,须由家长监护。经警方确认,小陆只有11岁,身高仅1.3米左右,其他几个孩子身高也不足1.4米。

  家长陆先生质疑,孩子并没家长陪同,如何进入泳池的?泳池管理方、救生员为何没能第一时间发现?

  调查

  泳池配3个救生员

  未第一时间发现

  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警方已详细询问泳池监管情况。经了解,该游泳池共配有3名救生员(已达到正常规定2名以上安全救生员的标准),另有一名负责收费的保安在场看管。

  据救生员介绍,当天泳池下午14:30开始营业。小陆一行9个孩子,起初在浅水区玩水,后来,多次前往深水区,被救生员赶了回去。事发时,三个救生员分别位于泳池的三个角上。可因为当天泳池中有几十个人,挡住了视线,救生员没能注意到小陆是什么时候独自一人到了深水区。

  此外,据救生员和保安等在场人员反映,全程未发现有人在水中挣扎,也未听到任何呼救声。由于现场没有监控,已无法再现事发前的真实场景。事发后,几名同行的孩子已经回家。为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记者并未联系他们。

  谢吉介绍,经询问,这9名孩子刚开始是在浅水区玩,在玩的过程中,小陆就自己跑到深水区去了。直到有人说发生溺水了,孩子们才发现少了同伴。

  进展

  双方达成和解

  泳池方赔偿48万

  据了解,该泳池原本属于世纪花园小区,后来被这几名救生员承包。泳池救生员和保安等人承认,小陆一行人来游泳时没有看到大人陪同。该泳池负责人已向家属道歉,表态承认他们的监管失职,并承诺会对此事负责到底。

  截至5月22日下午,记者从辖区金江派出所获悉,经过家属及泳池负责人沟通协商,双方已于21日签署和解协议。泳池负责人已向家属进行赔偿和支付48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针对该泳池救生员失职和安全防范不到位等情况,警方已通报给当地安监部门。事发后,辖区安监、教育等相关部门已到场,介入调查。目前,涉事游泳池已停业整顿。

  记者手记

  防溺水 请重视

  近年,儿童游泳溺亡的案例不时发生,令人心痛,更值得反思。除了众多户外游泳溺水的案例常见诸媒体,小区泳池内发生的悲剧,也不在少数。

  小区泳池看似安全,却暗藏隐患。有些泳池缺少流通,水中杂质沉降后,池底湿滑,很容易滑倒。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显示: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数据显示,每年有近37.2万人溺水身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超过25岁,溺水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

  水,是生命源泉,也是剥夺人生命的邪恶之源。我们虽不能阻止水吞噬生命,但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对泳池加强监管,是时候动起来了!

  此次澄迈11岁男童溺亡事件中,若涉事泳池管理员和安全员能严格落实管理规定,拒不让儿童进入深水区;若家长多些陪伴和叮嘱;若学校能加强教育……或许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惨痛的教训,值得社会各方重视。只盼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谢军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