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年挖断市区电缆12次:“野蛮施工”原因究竟何在?

  媒体报道,日前海口椰海大道市政道路施工项目工作人员施工时再次挖断电缆引起跳闸。据了解,这是该项目施工单位今年以来第12次挖断椰海大道上的供电线路。(5月22日《海南特区报》)

  市政道路改造升级最终是为了便利市民。但施工造成的扬尘、拥堵以及偶发的断电、断水等问题,常常给生活在周边的市民带来困扰,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施工单位应当心里有数,尽最大努力减少这种“阵痛”。可现实是,短短5个月之内,相关施工单位挖断地下电缆就高达12次,这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多少不便,给安全生产增添了多少隐患,给电力抢修带来了多大压力?

  应当承认,城市地下管网线路十分复杂。施工单位一时不能完全掌握管网分布、路线走向,偶尔出现误挖,或许情有可原。但在同一条道路上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很难说只是“一时疏忽”。在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已经现场告知地下电缆走向并在路面做了标记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仍未能阻止类似问题重演,很难说没有“野蛮施工”。涉事施工单位应当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是施工管理有漏洞,还是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或是压根儿没把供电线路安全当回事?直面问题,深刻反思,整改到位,才能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得到公众理解和尊重。

  地下电缆频遭挖断,提示监管仍需加大力度。如果之前的事故发生后,监管能够靠得近一些,盯得紧一些,问责严一些,相关施工单位应该会汲取教训,端正态度,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也会有所顾忌,谨慎从事,而不敢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否则,很容易让相关企业误以为,监管宽松,挖断电缆之类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一旦这种不良念头成了惯性思维,那些肆意开挖的现象难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安全生产中的“跑、冒、滴、漏”也无从堵严实。国内不少地方之所以会对施工挖断电缆、水管等公共设施的行为严厉问责、顶格处罚,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据报道,目前海口供电部门正在积极搜集项目施工单位外力破坏供电线路的证据资料,并依法移交相关部门。效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原标题:12次挖断电缆,原因究竟何在?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