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1日起,《太原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这也就意味着,5月起太原市的电动自行车将要上牌照了。
不少小伙伴会问: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符合上牌照的标准吗?
消费者又能否在市面上
购买到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呢?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前后轮中心距不大于1.25米,车体宽度不大于0.45米,整车重量(含电池)不大于55公斤,电机功率不大于400瓦,最高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同时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不符合规定的车辆,5月1日起在太原市将停止销售。
对于电动自行车新的管理规定,大部分的市民还是很赞同的,大家也表示,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规定,给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目前太原市街道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大部分都达不到上牌的要求,对于这部分车辆,暂不进行登记上牌,待国家新标准、新政策出台后,根据国家精神再决定是否登记,过渡期为一年。
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将严查
违法将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除了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之外,5月1日起,太原市交警支队将结合正在开展的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对道路行驶的电动系行车及其他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加大整治力度,对(骑行人员)驾驶时接打电话、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超速、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格进行查处。
与之前的现场处罚不同,现在非机动车、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时,也需要提供身份证来领取罚单,随后在十五天内到银行缴纳罚款。也就是说违法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违法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留下罚款就扬长而去了。
违法行为发生后,需要到银行缴纳罚款,拒不缴纳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这种处罚方式增加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法成本,从而也加大了对非机动车的约束力度。
责任编辑:李明珠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